北京科技大学矿业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科大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矿业工程考研备考注意事项与经验

北京科技大学矿业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政治科目,我觉得还算满意,考完后我核对了选择题答案。我想强调的是,在考研过程中,除非最后一科结束,否则别轻易放弃。即使平时做题正确率不高,甚至会让你自信心受挫,但也要偶尔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如果我已经在平时把不懂的部分都错误地练习过了,考试时理解模糊的知识点应该就能迎刃而解了。我一直这样安慰自己,以保持心态平衡。大约从十月开始,我购买了政治复习资料,并断断续续地阅读了一遍,同时结合1000题进行练习。然而,我没有完成全部的1000题,但我深信它们对检验和巩固知识非常有用。
我一直相信题海战术并非万能,因此在知识点掌握不够牢固时,我不盲目刷题。原计划再读一次红宝书,但由于时间紧迫且内容详尽,我转向了风中劲草。记不清具体重复了多少次,反正是反复研习直到考试前一天。期间,遇到选择题涉及的具体知识点,我会查阅红宝书(如五套卷和四套卷)。此外,尽管历年真题的考点可能不再重现,但我建议利用真题选择题来揣测命题者的思路,识别设陷的答案,以免在后续试题中重蹈覆辙。对于考研政治,我觉得考生相当幸运,因为有蒋中挺老师和肖秀荣老师这样的名师预测题目。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方面,《高分指南》是个不错的选择,它涵盖了多种题型和丰富的解题策略,虽然有些难题,但总体上不影响复习进度。相比之下,《数学分册》较为基础,如果数学底子不是特别薄弱,可以不必考虑。数学注重的是技巧而非海量练习,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至关重要。完成《高分指南》和《历年真题详解》后,你应能牢固掌握大部分知识和技巧。接下来,挑选一些习题来实践和稳固你的方法就足够了。我个人后来尝试了陈剑的《考前冲刺》和人大的《数学精选500题》,感觉成效平平,主要是为了保持做题的感觉。建议主要还是以前两本书为重心,遇到例题先尝试独立解决,然后再查阅答案。至于真题的价值,无需赘言,大家都清楚。我在考试中只因看错题而失分,所以在考试时务必仔细审题,特别是处理充分条件判断题时,切勿急于求成,这是惨痛的经验之谈。
考研英语方面:
我对英语有一定的掌握。这主要得益于我借鉴了一些资深人士的方法,并结合了我个人的学习风格。词汇记忆确实是个挑战,我曾尽力去攻克,大概看了两三遍,后来还购入了张健的大黄本。购买两套就绰绰有余,尽管推荐多次复习,但实际操作中时间相当紧张。相比其他人,我每天投入学习的时间并不算多。我的策略是专注于真题,反复练习,这是第一条经验。其次,我按照主题来安排,首先是翻译,接着是阅读,再是新题型,然后是完形填空,最后是写作。每个部分完成后都会进行总结,总结的过程远比做题更重要,因为了解每一个单词和句型,理清文章脉络和主旨,熟悉题目类型及解题技巧才是关键。时常反思并调整复习策略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英语见效缓慢,但这需要毅力坚持。我希望你们也能广泛汲取他人优点,以自我为中心,构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体系。另外,如果英语基础较弱,我建议可以背诵真题中的阅读理解部分,对于专业课程我不建议死记硬背,但对于英语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考研专业课方面:
矿山岩石力学是一门融合了地质学、力学、材料科学等多学科知识的课程,它主要研究的是矿岩在开采过程中的力学行为,包括矿岩的应力分布、变形、破坏规律以及相关的防护措施。理解并掌握这些基本概念是学习的基础。
在理论部分,重点要理解岩石的物理性质和力学特性,如弹性模量、泊松比、抗压强度、抗拉强度等,并能运用这些参数进行应力应变分析。岩体稳定性分析,如弗兰克-莫尔准则、库仑破坏准则等,也是考试的重点。深入理解矿山开采引起的地压控制理论,如空区处理、支护设计等,对解决实际问题至关重要。
实践应用方面,熟悉并掌握岩爆、冒顶、滑坡等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措施,需结合实例进行理解和记忆。例如,如何按现场情况选合适的支护类型和支护参数,如何预测和防止岩爆的发生等。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除了课本知识,还应该阅读相关文献,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凭做题和模拟实验来巩固理论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参与教师的研究项目或者参加学术讨论,深化理解和拓宽视野。
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难题时不要害怕,试着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利用网络资源寻找答案,或者和同学、老师交流,都能帮助你找到解答的方法。坚持和耐心是你克服困难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