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师大人工智能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考研复习方法与经验

北京师范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是一项高效的学科,意味着只需投入适度的时间就能取得可观的成绩。我在前一年的7月份开始复习,初接触可能会觉得困惑,但后续的复习能解决这个问题。接下来的两个月,我大致每天用半小时精读了两次暑期课程的笔记。10月份起,我开始做1000题,直到11月中旬完成了第一轮半的练习。随着肖八的发布,考虑到其浓缩的精髓和紧迫的时间,我没再重做1000题,而是直接专注在肖八的选择题上。(我没有准备大题)肖八的选择题至关重要!每次做完一套,我会记下那些不熟悉的知识点,利用闲暇如饭后的时间温习。我发现这种频繁回顾的方法非常有效!起初,我平均会错五六个题目,得分通常在30以上,但到了第四套,我已经稳定在40分以上。12月初,肖四问世,这也是必背内容!肖老先生历年几乎能猜中三题左右!肖四的大题答案繁杂,需要自行整理。一开始,我用大约一个半小时来记忆两道题,熟练后,这个时间缩短到35分钟。然而,由于时间限制,我只背诵了一遍,看到周围有人背了两三遍甚至包括肖八的同学和男朋友,我感到相当紧张!不过,考试时我发现大题的答案可以自由发挥,结合材料和自己的记忆组织答案。因此,不必过于担忧大题,关键是做好选择题,尤其是每题两分的多选题,去年的多选题难度可不小!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的题目难度逐年升级,所以最好是提前自我挑战,多接触一些复杂的题目,有助于培养良好的考试心态。从七月起,我开始研读李永乐的全书,并在两个月内完成了整个复习过程。九月期间,我每日专注于660题,完成高数10道选择、10道填空,以及各10道代数的选择和计算题,认真校对答案,这可以算是我的第二轮复习阶段。接着,我每周会进行2-4套模拟试卷的练习,同时结合使用张宇的一千题。随着张宇的8套题和4套题,以及李永乐的8套题陆续出现,不知不觉就到了考试的时候。这样的学习策略效果还算理想,虽然投入的时间比较多。
考研英语方面:
我认为初次复习阅读时,务必逐篇进行翻译,尽管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却极其关键。许多学生对复杂的长难句和翻译题目感到畏惧,但如果能亲自翻译历年真题的所有阅读篇章,理解这些长难句便会变得明朗易懂。此外,每个人做阅读的方法可能不同,我个人倾向于在考英语时先看问题(暂时跳过选项),然后到文中寻找答案,这种方法既高效又精准。
考研专业课方面: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涵盖了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四个主要部分。每一部分都有其独特的重要性,需投入足够的精力去理解和掌握。
对数据结构,理解并能灵活运用各种数据结构(如链表、树、图、堆、队列、栈等)是最基本的要求。你需深入理解它们的特性,知道何时何地使用哪种数据结构,并能够熟练编写相关的算法。我建议凭刷题来巩固这些知识,LeetCode是一个很好的平台。
计算机组成原理则需你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工作原理,比如CPU、内存、I/O设备的运作机制,以及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的基础知识。这部分理论性较强,结合实际操作,例如用虚拟机运行简单的汇编程序,帮助理解记忆。
操作系统部分,重点关注进程管理、内存管理和文件系统的概念和原理,要理解操作系统的调度算法。这部分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凭阅读相关开源操作系统代码加深理解。
是计算机网络,TCP/IP五层模型是核心,要熟悉每层的主要协议及其功能。理解网络通信的基本过程,包括IP路由、TCP连接的建立与关闭、HTTP求等。这部分凭模拟实验或者网络抓包工具进行实践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我个人认为教材和笔记是基础,MOOC课程和实战项目是提升,历年真题和模拟题是检验。保持持续的学习状态,定期复习,适时做题,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有效提高成绩的关键。理解比记忆更重要,理解了举一反三,应对各种复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