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互联网教育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师大教育学部互联网教育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北京师范大学互联网教育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政治的复习,没有太多的技巧。就是抓住教材好好看,而且一定要看仔细。我用的是任汝芬的四个序列,但重点在序列一,序列二随着看序列一做过两遍,感觉有的题出的太刻板,就是教材的原话抠出来,用来强化基础还可以,倒没必要死抠。想做题的话最好还是做真题,虽然近几年真题的考点不会重复,但是出题思路和考察方式还是很值得借鉴。序列三质量很差,几乎没有多少价值,不如多看几遍序列一,多研究真题。任汝芬的最后四套题,内容比较多,质量一般,如果时间充足可以做一下。最后临近考试的时候,肖秀荣的四套题有必要做一下,个别大题还是有压中的可能性的。比如,12和13年都压中一道六分的大题。此外还可以背诵一下大题的答案,虽说不一定压准原题,但有些话在考试中还是值得一用。此外,最后疯传的20天20题的小册子也很值得一看。同样,它压准原题的可能性不大,但是有些话是万能的,可以拿来答题。我觉得文科的学习就是大量背诵,有些内容自己虽知道,但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远没有别人总结的言简意赅,而且多记忆一些句子,在答题过程中也会节省不少时间和脑力。
考研英语方面:
我几乎没有专门记忆词汇,同学们常常用那本打乱顺序的单词书,他们一直复习到考试前一天,反反复复,直到书页都磨损不堪。我只是背诵了赠送的黄皮书单词册,仅此一次。我将过去十年的真题打印出来,增大了行距。早期的题目我只做翻译,不解答;后期的则先做题再翻译。我会记录每份真题中遇到的陌生词汇在小笔记本上,理论上应该随时查阅(但似乎我一直抽不出空闲)。有一段时间,我对近五年来的试题都能做到逐句翻译。
至于阅读理解,我购买了张剑的黄皮书,并使用了备受推崇的柯林斯双解字典。我在独立完成翻译后再与这两本书对照,发觉张剑的一些翻译略显勉强。不过,张剑的书设计得很实用,原文和译文分列左右两栏,便于比较。我把十年的真题打印出来,一边做题一边翻译,对我来说,两本书的差异并不显著,关键还在于自己的努力。
作文部分肯定需要提前准备,否则临场现想很难写出好文章。我准备了十大篇大小作文,务必倒背如流,这样考试时才会有话可说。记住,一定要熟练到能脱口而出的程度,仅仅背一遍是远远不够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教育学专业基础,要把握的核心是教育的基本理论与实践。这包括了教育的本质、功能、历史发展、教育制度、教学论、课程论等基本概念和理论。这些知识是整个教育学科的基础,理解和掌握它们,有助于形成对教育全面深入的理解。
在复习这部分时,我会建议你们先通读教材,构建起初步的知识框架,再凭做笔记、画思维导图等方式深化记忆。要注意将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例如,思考某个教育政策如何体现了教育的本质,或者一个具体的教学活动是如何运用教学论的原理的。
教育技术与互联网教育的应用也是这个专业的特色。需了解并掌握最新的教育技术,如在线学习平台、AI教育、大数据分析等,并理解它们如何改变和影响教育。这部分内容需结合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来学习,多阅读相关论文和报道,提升自有的科技素养。
再者,教育心理学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学生的学习心理、教师的教学心理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机制。这部分的内容比较抽象,凭参与模拟教学活动,或者观察分析真实的教学情境来加深理解。
持续关注教育热点问题,如教育公平、教育改革、家庭教育等,不仅能够丰富思考角度,也可能在论述题中派上用场。阅读教育新闻、参加学术讨论都是很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