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物理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川大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物理学考研复习方法与经验

四川大学物理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由于我有文科背景,高中时期的政治基础也扎实,因此在复习政治方面并未感到太大压力。大约在7月底至8月初,我便开始研读肖秀荣的《精讲精炼》,并结合《1000题》进行练习,以检验对概念的理解。到了9月底,《精讲精炼》阅读完毕后,我又重新做了遍《1000题》以巩固学习。进入11月,我就专注于准备论述题部分,主要依赖肖秀荣的书籍,这种方法对我来说颇有帮助。同时,我也开始关注时事政治,今年的政治重点比较清晰,这为我节省了不少精力。12月,我开始做各类冲刺卷,目的是接触更多的题目,从中提炼出论述题的共通点。我侧重于做选择题,以便发现自己的知识空白,并迅速填补。我没有大量背诵冲刺卷的答案,而是集中记忆可能成为论述题的重点内容。各个冲刺卷的论述题实际上反映了老师们预测的重点,但并非所有重点都会转化为论述题题目,所以有针对性地记忆一部分知识点很有必要。最终,尽管政治成绩不算顶尖,但也算是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考研数学方面:
暑期死啃李永乐复习全书。市面上全书有两个版本的,选用哪个版本没有太大差别。可以每天规定10-15页。大概需要3-3.5小时。起步的时候可谓是举步维艰,每题的每个步骤都可能卡壳,完整地自己做一遍再看答案都有想哭的欲望。我的建议是不管有多困难,都自己先想,想尽办法解题,但是规定时间内没有丝毫进展就可以看看解题分析了。跟着分析一步步算,每题都要进行到底,体会并且做好批注。每题看完解答务必自己重算一遍。做好笔记再巩固一遍。但是最终都得落实到全书,这本书从头到尾3-4遍全部吃透最为理想。其中线代部分你如果用的是李永乐那本单独的线代,全书部分的线代可不看。
考研英语方面:
首先分享一下我在英语学习中的失误,特别是在这次的图画作文上栽了个跟头。这主要归咎于我对这类题型的练习不足,通常只是依赖背诵范文,缺乏训练去从图像中提炼最佳的主题思想,因此我认为自己的作文主题可能不够出色。关于英语答题策略,相信大家都清楚,完形填空通常是留到最后处理的,因为它分数相对较低。我在考试时确实仅用最后三分钟完成了它,幸运的是,题目难度不高,估计正确率约有80%,所以即使时间紧迫,也别轻易放弃完形填空,尽量多做一些。
阅读理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个人习惯先浏览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阅读,这样效率更高。同时,积累词汇是基础工作,如果允许,可以通过回顾历年的真题来提升语感,并分析句子结构。写作方面,不妨尝试模仿这些真题中的地道表达,在日常中多积累各种句子、词汇和常考话题,以备不时之需。
考研专业课方面:
“普通物理”是一门基础且全面的课程,它涵盖了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量子力学五大领域。对力学部分,理解牛顿定律及其应用至关重要,掌握质点、刚体的运动规律,以及振动和波动理论也是必不可少的。在热学中,理解分子动理论和统计力学的基本概念,如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是考试的常见考点。
电磁学部分,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理解和应用是关键,要熟练处理电场、磁场的各种计算问题。光学方面,几何光学和波动光学的基础知识要牢固,特别是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量子力学虽然抽象,但波函数、薛定谔方程、测量原理等核心概念需深入理解。
学习方法上,我建议大家首先要扎实课本,以经典教材为基础,如费恩曼的《物理学讲义》或孙昌璞的《大学物理》,这些书籍对基本概念的阐述深入浅出。做题是巩固知识的有效方式,尝试解决历年的考研真题和模拟题,以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理解和应用物理定律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记忆公式更重要,所以要多思考,多做实际的物理模型分析。
对难以理解的概念,我推荐找到相关的科普文章或者视频去辅助理解,有时候换个角度可能会豁然开朗。小组讨论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式,凭与同学交流,既能检验自有的理解程度,也能从他人的观点中得到启示。
在复习过程中,保持好的心态也非常重要。考研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持之以恒的努力,适当的压力激励,但过度的压力只会阻碍学习效率。记得定期休息,保持身心健康,这样更好地迎接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