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机械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同济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机械考研备考指导与经验

同济大学机械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11月,狂做真题。把所有的真题的都从头至尾做一次。这样你对整个考研政治的思路又上了一个层次。做完之后就好好研习真题,建议不要太纠结于答案,毕竟我们是在寻找一种做题的思路。题做多了,也就有感觉了。建议买石磊老师的1500题作为补充练习,重点是练练手感和思路。肖秀荣最后四套卷,不用说,全部消化。
考研数学方面:
二次复习主要围绕一次复习时的笔记和辅导书中的难题及错误进行,仔细重读笔记,熟记要点,再解决那些曾经困扰你的题目。我那时还尝试了张宇的180道封闭训练题(听说现在改为100题),难度较高,主要是为了拓宽视野。到八月底,二次复习大致告一段落。
第三次复习则以历年真题为核心,从九月初开始,我把张宇的三十年真题分为三个阶段:87-03年为第一阶段,04-14年为第二阶段,15-19年为第三阶段。对于第一阶段,每天一套题,同时做好错题笔记(非常关键),并在答案书中标记,这样当你完成所有题目时,可以看出哪些章节被大量标记,那些就是你需要强化复习的部分。第二阶段同样方法,但需按照考研实际时间来完成,每套题留出两天时间(一天做题,一天纠错),考虑到这时你也需要开始复习政治和专业课,因此数学的复习时间要适当调整。大约二十天后,你将再次发现标记明显的章节,这就是你的弱项,需要回头重点攻克。这些任务大约在十月中期完成,接着别急着进入第三阶段,先回顾之前的课堂笔记和辅导书中的知识点,尤其是错误多的章节,以及错题集里的题目,目标是在十一月初完成。随后,重温04-14年中得分较低的那一年的真题,如果可能的话,这11年的题目都应该再做一遍。这样一来,就到了十一月中旬。
如果有合工大超越的五套模拟卷,按相同的方式去做,如果没有,可以做上一年的卷子,特别关注后面的解答题和新颖的选择填空题。十二月初,花一周时间复习所有知识点和笔记内容,然后开始第三阶段的真题,三天一套,深入剖析错误并找出答题卡上常犯的问题。十二月中旬结束这个阶段后,剩余的时间自行安排,开始加强记忆,确保每天都做一些练习题,直至考试前夕。
考研英语方面:
我从七月起着手攻克历年真题阅读,从2005年起一路推进至2019年,主要采用何凯文编写的书籍,他的解析深入浅出,远胜张剑的版本。最初阶段,每日仅解构一篇,错误率大约控制在四篇阅读中犯四次错。完成之后,我会标注文中陌生词汇,并仔细研究每个问题的答案解析,整个过程往往耗时数小时。每一道题都需要细细琢磨,毕竟考研英语阅读的难度在于,即便全文理解透彻,也可能选错答案,关键在于解析的思维过程。随着时间推移,我开始尝试一次性解决四篇阅读,起初确实感到吃力,尤其是到了第四篇时,大脑疲惫不堪。但逐渐地,我习惯了这种强度。到了复习后期,即使是像2010年那样难度较高的试题,我也能稳定保持每四篇错两个,偶尔错三个的成绩。无论是模拟还是正式考试,我都推荐先做阅读部分,因为在精力充沛的时候做阅读,一旦大脑疲劳,可能会影响阅读理解,降低准确性。
考研专业课方面:
"机械设计"是一门涵盖广泛的课程,包括机械设备的设计原理、设计方法、材料选、结构分析等多个方面。在复习时,我将主要精力放在了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上,因这是所有深入学习的基础。例如,对机械零件的基本功能、工作原理的理解,对各种传动装置如齿轮、蜗轮蜗杆、带传动等的特性及应用的熟悉,这些都是必须要牢固掌握的知识点。
对复杂的计算问题,我会凭做大量的习题来锻炼自有的解题能力。尤其是涉及到强度、刚度、稳定性等问题的计算,需反复练习熟练运用。我会参考一些经典的教材和历年试题,这些资料往往能提供丰富的实例,帮助我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再者,机械设计还涉及到许多设计规范和标准,比如ISO、ASTM等,虽然记忆起来可能较为枯燥,但它们在实际设计中却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会把这些规范做成笔记,便于随时查阅和记忆。
我非常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我会尝试去拆解一些简单的机械设备,观察其内部构造,这样既增强了我对理论知识的实际感知,也提高了我的动手能力。我也会利用网络资源,观看相关的设计过程视频,以直观的方式理解机械设计的流程。
我认为,好的学习习惯和时间管理也是非常关键的。我坚持每天定时定量地学习,保持高效稳定的进度,避免临近考试时的焦虑和慌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