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复旦生物医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复旦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大约在9月末,当政治大纲发布时,我开始着手准备,而且我认为参加一个辅导课程非常有益。毕竟,政治内容单调乏味,如果不是由老师讲解,我可能会拖延到最后一月才开始复习。首先,我每天阅读1至2章的《风中劲草核心考点》和大纲解析,随即完成相应的肖秀荣1000题或风中劲草的习题,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这个阶段大约持续30到40天。接下来,我回顾1000题中错误的部分,并迅速购买最新的肖八,专注于选择题,尤其是哲学部分,其他内容则略作浏览,这一轮大约需要10到15天。到了12月初,进入第三阶段,我全力以赴地做肖四,并且,所有题目都要背诵!一定要全部记住!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背诵20天20题。在这个阶段,如果发现自己在选择题上的失误较多,可以选择重点复习,例如任4,蒋5,石磊,风中劲草的最终押题等资料,都可以尝试做一做。
考研英语方面:
我考研英语成绩并不高。从三月开始给自己定目标,其实三月到五月我还是在背单词,每天背160词左右,早上早起一个小时,晚上复习,如此,然后加上张剑黄皮书的阅读,练练手,虽然错误率都非常高,但也坚持一天一篇吧,保持语感。英语这个千万记得坚持,突击不太适合,然后我从五月下旬开始的真题,都是写阅读理解,先是写的97到04的,这样到七月份左右就差不多结束我的第一轮英语复习,由于底子确实比较弱,所以学的非常吃力,到暑假后虽然也会背单词,但是占用的时间明显减少了,且记忆起来也相对轻松许多,再加上做阅读时累积的词汇,看考研文章感觉清晰了点,这里有一个建议,大家做真题的时候可以弄一个本,摘抄词汇,美句,不仅可以让我们把我考研那5000多词汇哪类常考,而且美句的摘抄也为我们的翻译以及作文积累了大量素材。这个时候可以做05到13的真题了,如果精力还有富余的话可以给自己加量,我是一天一篇阅读,然后自己分析,自己试着翻译。真题一定要自己动手,不能偷懒,真题也需要重复做,好多同学会说重复做答案都会记得,但是你真的做的时候不是这样的。就这样一直到考研结束,这些都是我不得已而为之的,英语真的没法说,所以如果英语底子较好的人可以直接跳过去,但是可以给英语底子较差的一个参考吧。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细胞生物学是一门深入研究生命基本单位——细胞结构、功能以及其生理过程的学科。我在复习时,特别关注了细胞的基本构造如膜系统、细胞核、线粒体等,以及细胞周期、信号转导、细胞凋亡等重要生理过程。理解这些基础概念是关键,因它们构成了后续高级理论的基础。对这部分内容,我会推荐使用图文并茂的教科书,如“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配合实验视频来增强理解和记忆。
生物化学则涉及蛋白质、核酸、酶、代谢途径等分子层面的生命活动。我将大部分时间用于理解各种生化反应机制,特别是糖酵解、TCA循环、氧化磷酸化等能量代谢路径,以及蛋白质合成与折叠的过程。这需扎实的化学基础,但别忘了,生物化学不仅仅是理论,实践操作也很重要,比如凭虚拟实验室模拟生化反应,或者亲手做些简单的生化实验。
对这两门科目,我都采用了"理解+记忆+应用"的学习方法。理解是基础,只有真正理解了原理,知识点;记忆则是巩固,凭制作思维导图,定期回顾,帮助长期记忆;应用是提升,尝试解答历年试题,参与讨论小组,甚至自己设计实验,都能提高应用能力。
至于复习节奏,我建议初期广泛阅读,中期精读教材,后期模拟练习。每天保持一定的学习时间,并定期自我检测,以便及时调整学习计划。
在备考过程中,我也发现,找到适合自有的学习方式至关重要。有些人可能更善于凭听课吸收知识,有些人则更适合独立阅读和思考。找到学习节奏,坚持下去,你会发现,即使是复杂的科学理论,也能变得有条不紊,清晰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