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数量经济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厦大统计系数量经济学考研复习指导与经验

厦门大学数量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个人分数不高,也没有太好的学习方法可以分享。如果时间充裕,还是早点开始吧,争取把《精讲精练》过上两遍。考前两周一定要反复背诵《肖四》和《肖八》的主观题。另外选择题也非常重要,考研前一个月我都沉浸在背政治的癫狂中,无法自拔,因为记性不好,大题也是背了忘忘了背。不过大家在复习过程中也不用过分紧张,毕竟到国家线的要求并不难,追求太高的分数也没有意义。大家都要做一遍啊,主要是选择题,最后考试大家的大题分数都差不多,当然字写的不好很吃亏(我就是其中一个,还在努力练字中),分数差距就在选择题上。
考研数学方面:
李永乐复习全书:这本书我在4月初正式开始做了,一共做了5,6遍,这本书很经典,很基础,书中的证明题部分一定要耐下性子看,刚开始一道题就让你焦头烂额,烦躁的不行,但其实耐下来做几遍之后,你就会发现证明题内在的思路,所以证明题一定要耐心做出来,我会有一个错题本,是和全书配套的,里面有我觉得很好的题目,举一反三,还有我的错题,做了几遍还是错的题,这是我都抄了下来,隔断时间做一遍,今年就有填空题的最后一道就是自己以前做错题的类似原型,感觉很亲切,也耐着性子做了下来,选择错了一个,真的不会,填空全对了,我想这跟我平时耐心做全书的努力分不开,对了,做题的时候不管第几遍,都不要看答案,尽管很想看,一定等做完之后再看答案,否则就白做了。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是我的强敌,因为我没有学习英语的天赋,可以说对英语并不敏感。我从4月份左右就开始准备英语,因为我觉得英语对于我来说是个持久战。大概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4—6月份),侧重点是背单词,这是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可以说它贯穿了我们考研的始终。单词书用一本就可以,我用的是红宝书,那本厚的大概背写了3遍,之后一直用的是那本薄薄的小本,一直背,每天都在背单词。刚开始可能比较慢,大概保证一天两个小时的单词背诵,这时可以结合着96年之前的真题练手,注意一定要重视真题,珍惜真题,也可以偶尔做作黄皮书的阅读多少篇,对错不要太在意,多积累单词。每天保证至少两篇的阅读理解。第二阶段(6—10月份),这一阶段单词差不多记完了,所以要侧重阅读理解,但是单词还是每天都要背,需要40分钟左右。最好保证每天下午做一套真题,一定要认真分析真题,每一个单词都不可落了,还有里面的长短句都要搞懂,如果有精力,背诵几篇经典的真题阅读就更好了。其实这一阶段已经在提升你的翻译能力了。第三阶段(11——12月份):每天大概20分钟熟悉一下单词,每个星期做一两套真题就可以了,要把握时间。到最后时间紧张,每天可以只写一两篇阅读就可以了。另外练习一下完型、翻译、新题型,还有自己把热点话题练习一下写作,可以找同学互改一下,也可以背诵几篇范文,然后形成一篇自己的模板作文会更好。
考研专业课方面:
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经济系统的运行规律,包括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等问题。在复习时,理解并掌握国民收入核算、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周期理论等基础概念至关重要。特别要关注的是IS-LM模型、AD-AS模型以及菲利普斯曲线,这些都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工具,能帮助理解和分析经济现象。对这些模型,不仅要知道其公式和推导过程,更要理解其背后的经济含义和应用条件。
微观经济学则更侧重于个体决策,如消费者选、企业生产等。需求与供给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厂商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基础,需深入理解。其中,效用理论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是理解消费者行为的关键,成本曲线和利润最大化则是把握企业行为的核心。市场结构的分类(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及其特点也需熟练掌握,它们能帮助分析不同市场环境下的经济行为。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优于记忆”是最基本的原则。经济学是一个逻辑严密的学科,每一个概念、定理都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凭阅读教材、做笔记、画图等方式深化理解是非常有效的。大量做题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特别是历年真题,它们检验理解程度,也能你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
再者,参与讨论或者找到学习小组也很有帮助。凭与他人交流,你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问题,也凭解释知识点来巩固自有的理解。定期回顾和总结也是提高效率的好办法,这有助于将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