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川大文学与新闻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四川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首场考试是政治,它对后续科目的心态产生直接影响。备考期间,我主要依赖肖秀荣的资料,包括“精讲精练”、“1000题”、“历年真题知识点图表解析”、“时政”以及“四套模拟卷”。我先阅读“精讲精练”,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四部分的顺序,我选择了先从近代史和思修入手,因为它们相对简单,能快速浏览,不像马原那么费神。接着是毛概,最后才挑战难度较大的马原,这部分我选择了听老师的讲解。首先全面阅读书籍并标注重要点,每完成一个章节的内容,就做相应的“1000题”来检验理解。第二轮复习时,我会结合“知识点图表解析”进行,将要点标注于书中或空白处,这样大大减少了需要回顾的篇幅。“精讲精练”在第二次通读后便较少使用,转而频繁查阅精简的知识表解。接下来,我做了历年的选择题,以了解其出题模式。最后阶段,我专注于背诵“四套卷”的主观题部分。
考研英语方面:
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约涉及5000个词汇,扣除中学至大学四六级的基本词汇,仍有约3000个需要掌握。初期初次记忆单词时,每日应规划3至4小时专心学习,每天新学100个,同时回顾约300个已学词汇。此阶段的关键在于速度,无需关注发音或拼写,因为考研笔试并不考察口语和听力,只需看到单词时能大致回忆起其主要含义就算达成目标。推荐利用手机应用来背单词,这样系统会自动帮你规划每日的学习与复习内容,既高效又便捷。对于自律性较弱的人来说,选择一本主流的单词书籍,并自我设定每日的学习计划也是不错的选择。通过首次词汇学习,你的词汇储备会有显著提升。
第二次记忆单词时,最好结合全面复习,在阅读中加深记忆,特别是那些频繁出现的重要词汇,尤其是它们的不常见含义。第三次复习时,需持续强化之前难以记住的重要单词和多义词,以巩固记忆。到了11月中旬,考生们应开始关注写作部分。小作文可以整理10个应用文模板,而大作文通常分为三段,你需要为每个段落构建写作框架,考虑文章的立场(正面赞扬或负面批评),每段话的数量,开头如何引入,如何展开论述,怎样提出政策建议,以及如何表达个人见解等。这些都需要你自己归纳,否则仅依赖模板,写出的文章可能会显得僵硬无生气,评卷老师也会感到不悦,分数自然就不会高。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文学评论写作,这是一门需深度阅读和批判思考的科目。你需广泛阅读各类文学作品,不仅仅是小说、诗歌,还包括戏剧、散文等,理解其主题、人物塑造、情节构造以及作者的写作风格。要善于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如社会历史背景、文化影响、人性探讨等。写作时,注重逻辑性和条理性,每一部分的观点都要有充分的论据支持,形成有力的论证链。多练习写作,每次完成后,自我反思并教导师或同学,不断修正和完善评论技巧。
中国语言文学的学习则更侧重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把握。古代诗词、古典小说、文言文等都是重点,需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深入的理解能力。对古诗词,不仅要背诵,更要理解其意境和艺术手法;对古典小说,要能解读其中的社会现象和人文思想;对文言文,除了词汇语法,还要理解其背后的哲学观念和社会风貌。推荐使用《中国古代文学史》等教材系统学习,并结合实际文本进行研读。
这两门学科并非孤立存在,它们之间有紧密的联系。文学评论写作借助中国语言文学的知识来丰富评论内容,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也能提升评论的深度和广度。在学习过程中,尝试寻找两者的交汇点,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会使学习效果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