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应用数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复旦类脑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应用数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复旦大学应用数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是我最不担心的事情,配合着1000题和历年真题。我前半段做了数不过来的选择题,能找到的2000年后的题基本都做了一遍(选择做着也快,这是想得高分必要的积累)。后半期我边看易错或者已错的选择题,边看大题材料。我是觉得理解胜过背诵的那类人,我会买来肖和任的题,对比分析他们的答案是从什么角度分析这个问题的,他们的分析角度还有哪些不全面的地方,对照马哲教材的不同章节点,都可以做出一些新的分析点。本着找到答案不足的目的去看,本身视角就会比较高,记忆的反而会更多。也许你有时候做多了卷子,看多了主观题答案,会发现,好像一个事例,好多好多分析角度和方法论都可以用来分析这个问题。那么没错,遇到这种问题我的建议就是你能联想到的方法论和观点,全都列出一点,写到卷子上就好。我们的政治考试,你真的不需要担心自己会不会答跑偏啊,是不是答了6、7点有可能有一两点跑题啊?其实你完全不用担心,判卷人只怕你答的不饱满不立体,不会因为你联想到的知识点多而扣你分。最近几年考研政策的趋向,就是想给考生更大发挥的自由,看出来这个趋势,你自己的复习应该更能得心应手。
考研英语方面:
我对英语并不擅长,六级考试三次都没准备,至今很多考研词汇我都只能混个脸熟却记不住含义。如果你的情况相似,或许你可以参考一下我的经历;如果你的英语基础扎实,那么直接去阅读英文的高分经验可能会更有效。在七月份之前,我仅仅专注于背单词,采用了网络上的一种依据记忆曲线的学习法,并制定了单词学习计划,还购买了一本按照出现频率排序的单词书来背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我不建议你轻易模仿我。从七月起,我开始做历年真题的阅读理解,从2010年至2011年的,预留了两套用于考前自测,其余的每天一篇,第一次刷题后,我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的薄弱点。接着进行了第二次细致的阅读,我主要做了两项工作:一是解析每篇文章的所有语法,无论简单还是复杂,因为我基础差,这是必须的步骤;二是像分析中文文章一样,理解文章的结构、主旨和关键内容,我发现解决了语言难题后,这项任务变得容易多了,这才领悟到真正的英语阅读是什么。然后我会对比张剑那本黄皮书校对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就算完成了一篇文章。这种方法大约耗时一个月,让我完成了阅读理解的第二轮复习。之后我一直坚持研读真题,其他部分的处理类似,经过四到五遍后,我根据自身状况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毕竟专业课程始终是重点。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分析代数统计基础”,这门课涵盖了实数理论、函数极限、微积分、线性代数以及概率统计等多个领域。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概念至关重要。我个人认为,深入理解每一个定义,如极限、连续性、导数等,比单纯记忆公式更重要。例如,在处理极限问题时,我会凭构造序列的方式去理解并证明极限的存在性和唯一性。在线性代数部分,矩阵运算和特征值问题是常考点,需熟练运用。统计学中的假设检验和回归分析也是重点,理解其背后的统计思想,能帮助在实际问题中灵活应用。
“类脑综合知识”则涉及到神经科学、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多个交叉学科。理解大脑的工作机制,尤其是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是这个专业的重要基础。我会推荐阅读一些经典的神经科学书籍,如《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结合编程实践,如使用Python进行神经网络的搭建和训练,这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效果更好。关注最新的类脑研究进展,如IBM的TrueNorth或Google的TensorFlow等项目,也能提升综合理解。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采用“深度学习”的方式,即每次专注于一个主题,深入探究,直到完全理解为止。定期做题和模拟考试,检测自有的学习效果,找出知识盲点。团队学习和讨论也是非常有效的,凭他人的观点激发自有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