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核技术与材料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航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核技术与材料工程考研复习知识重点与经验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核技术与材料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如果你高中是文科生,9月份准备绝对来得及。基础好一些的,10月份开始准备也来得及。主观题部分,我要疯狂推荐肖大大。说实话,主观题我只熟背了四套卷,八套卷看了很多遍,虽然不能完全复述,但大概的答题角度自己都熟。主观题我从11月份开始看,从真题入手,总结了设问的角度以及答题的角度,然后只做了八套卷和四套卷。主观题不管是看哪位老师的,都一定要背,因为一些套话在考场上一定会用到,所以肚子里必须得提前背点东西做准备,最后考试的时候熟练运用记忆材料即可。想拿到高分,还要靠自己对试题的理解。这点也是我在备考时没有意识到的问题,所以建议各位抽出时间把近2-3年的真题拿出来,好好研读一下真题答案,寻找答题感觉,争取考上75分。
考研数学方面:
刚开始看了课本,课本看了两遍,课后题目挑着做,风格和考研风格不同,勿沉迷。然后开始看张宇高数18讲,天真的我盘算着看完一遍后再看复习全书,看到大概第7章时,我发现有点难,再看下去时间来不及了。就直接去看复习全书,真是个明智的决定,复习全书要比18讲详细很多,而且由于张宇那本书把数学三和数学一掺在一起了,感觉有点偏难。由于我买了线代讲义,我直接把复习全书里线代那部分撕了下来扔了,这样看起来薄了不少:-D去年数学十几年来最难,今年十几年来最简单,都被我赶上了。。。总体而言复试时还是对自己要求高一点,多做些难题,对考试心态有好处。7月开始做李永乐全书,还配合分阶联系,算是第一轮复习,两个月看完。九月份做660,每天做高数10选择+10题填空+代数10选择+10代数,订正,就这些,算二轮复习吧。之后就是每周2-4套卷子配合张宇一千题,随着张宇8套张宇4套,李永乐8套相继出来,就到考试时时间了。效果还好,投入时间较多。
考研英语方面:
暑假期间我启动了英语阅读的学习,具体是从九十年代的历年试题开始的,具体年份已记不清。对于阅读部分,我会坚持做两遍!初次完成并不代表就能记住所有答案,再次重温时你会发现仍有新的收获。在真题中,我会标记出陌生词汇,并不断复习,直至熟记于心。暑期结束后,即9月至11月间,我专注于两大任务:一是精译过去五年内的二十篇阅读,以此提升处理复杂句子的能力,强化英语基础;二是分析题目,尤其是张剑编著的书籍对我很有帮助,它对细节题、主题题、词汇推断题等各类题型提供了解答策略,我需要深入理解和消化,形成自己的解题方法。同时,还要揣摩干扰项的特点,这只能通过反复练习来领悟,以使自己的思路与命题人的意图相契合。关于写作,构建一份个性化的万能模板至关重要,原创性是关键(切勿直接抄袭)。不用担心模板问题导致得分低,因为在考试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大部分人都会预先准备。如果时间紧迫,完形填空或翻译可选择性放弃一项。完形填空即使不读全文,仅凭直觉选同一选项也能拿到大约三分。实际上,英语过线并不难,只要用心对待大小作文,分数自然不会低。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科学基础》涵盖了晶体结构、相图、扩散、固态相变、塑性变形和断裂等核心内容。对晶体结构,理解布拉格定律及其在X射线衍射中的应用至关重要。要熟练掌握各种晶体结构(如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密排六方)的特点和空间群,这对理解和预测材料的物理性质至关重要。
深入理解相图是另一个关键点。你需熟悉基本的二元相图,如铁碳相图,并能从中解析出不同成分、温度下材料可能存在的相态及转变过程。对三元、四元相图的理解也应有一定深度,虽然考试中涉及较少,但对深化理论理解有帮助。
再者,扩散和固态相变是材料性能改变的重要机制。了解扩散的基本原理,如Fick第二定律,以及影响扩散的因素,如激活能、浓度梯度等,将有助于你分析材料改性的可能性。固态相变,如马氏体转变、贝氏体转变等,需理解其微观机理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关于塑性变形和断裂,你需理解位错理论,掌握滑移系和孪晶的作用,以及屈服准则和形变强化的概念。对断裂力学,理解裂纹扩展的机理,如应力强度因子和J积分,对预测材料的抗断裂性能极其重要。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大家多做笔记,整理知识点,形成自有的知识框架。理论与实践结合,凭实验或案例来加深理解。利用历年真题进行模拟训练,既能检验学习效果,也能适应考试题型。遇到难题,不要害怕求助,与同学讨论,或者向老师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