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师大特殊教育学系特殊教育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第一次准备考研时,我在十月份启动了政治复习,也阅读了一遍红宝书,并购入了陈先奎的2000题集,每日仅投入一个小时。直到十一月底我才完成这本习题集,紧接着又复习了一遍,却仍感到困惑,很多内容都无法牢记,甚至开始懊悔选择这本资料。进入十二月,我开始焦虑,发现面对真题选择题只能凭直觉猜测,而对于大题则完全无从下手。于是,我购买了任汝芬的《考点识记》,疯狂背诵,但实际上似乎并未起到太大作用。第二次备考时,我从十一月中旬开始复习政治,舍弃了2000题,转而专心研读红宝书,并配合世纪高教版的1000题进行练习,题目量适中,每读完一个章节便做相应习题。由于之前的基础,这次进度较快。十二月时,我购买了肖四肖八,只做了选择题,题目简单且准确率高。在考前两周,我重新审阅红宝书,有针对性地挑选内容复习,同时回顾课堂笔记以构建知识框架。每一章结束后,我会绘制框架图,尤其是对于近代史的关键时间和事件,需要连贯掌握。我还专门背诵了一些标准表述。在红宝书上复习了一周后,我集中精力攻克哲学部分,因为这部分大题的区分度最高。我根据老师的哲学框架进行了细化,制作了自己的知识结构图,包含了所有原理及其方法论含义,当然,理解原理是首要的。我找来了过去三年的政治真题,针对哲学题,首先回答显而易见的部分,再依照我的框架一一对应,只要有相关性就写下来,先列原理,再写方法论。如此一来,每个哲学原理都涵盖在答案里,确保了全面性。进入考场前,我检查了最后五套卷中做错的选择题,考试时还真遇到了一道错题。
考研英语方面:
前期,三月一号开始背单词,在4月左右加强了背诵的强度,持续到五月一号左右单词背完的第一遍。这段时间比较轻松,因为考研是持久战,前期过于疲累会导致后期乏力,不要强求一口吃成金三胖,那段时间,一旦完成任务就休息,记得标记完成日期,给自己成就感,看到一夜单词上写了十几个日期。单词记完第一遍就可以写阅读真题了。语法和长难句我自己平时并没有什么练习,因为上课的时候听的认真所以可以直接进入真题阶段,如果大家语法不太好建议还是先攻一下语法吧。阅读掐着时间做,强迫自己在一小时内写完,最多再加十分钟,如果到了八十分钟,那考试时间就不是很充裕了。最开始肯定是很惨烈的,当时我每次写完以后,当时就改,改完粗略看看错的就好,详细分析是第二天的事情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教育综合”这门科目,它涵盖了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教育法等广泛的内容。你需对教育的历史发展有深入理解,掌握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我建议,阅读经典的教育学原著是必不可少的,如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尼尔·波斯特曼的《童年的消逝》等,这些书籍能帮助你形成自有的教育观念。定期整理笔记,构建知识框架,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会记忆更加深刻。
“特殊教育专业综合”则要求具备扎实的特殊教育基础理论,包括特殊儿童的心理特征、教育策略以及评估方法等。这里,除了课本知识,我还推荐大家多看一些相关的研究报告和论文,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理解和应用特殊教育的教学理念,比如个别化教育计划(IEP),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提高实战能力。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大于记忆”。对复杂的理论,尝试用自有的话解释,或者凭画思维导图的方式帮助理解。定期做模拟试题,既能检验学习效果,也能提前适应考试节奏。小组讨论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式,你从中听到不同的观点,激发新的思考。
别忘了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尤其是关于特殊教育的话题,因这可能成为论述题的切入点。例如,如何在普通教育中融入特殊教育,或者如何提升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等,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