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大环境学院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备考诀窍与经验

南京大学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暑假期间,建议跟班级进度重温课本,并同时尝试完成1000题,尽管我到11月才开始刷,那时还碰上了论文开题等琐事,感到有些焦虑,但重要的是保持冷静,理解深入细致地刷一次和快速刷两三遍效果相差无几。至于大题的记忆,我可以透露我是距离考试仅剩10天才开始的,虽然当时压力山大,但我通过密集背诵最终完成了任务,不仅熟记了徐涛小册子的关键内容,还对肖四的大题要点背诵了两遍。我想强调的是,12月份开始背大题并不算迟,除非你的速度特别慢,初期的重点应放在选择题上,务必确保选择题的准确性。今年的选择题基础性强,而多选题则相对较难。政治大题方面,今年几乎全部命中,但素材大多来自肖四的答案。我个人结合了徐涛的解析和肖四的角度去答题,不确定是否能过线。因此,对于政治学习,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具体的政治复习计划如下:9月至10月,边阅读大纲边做1000题,首次做题时避免直接在题集上书写答案,以便后续多次复刷。11月,八套卷和形势与政策发布后,立即开始练习八套卷,并利用空余时间了解形势与政策。这个阶段持续刷1000题,直至看到题目就能立刻选出答案。到了12月,四套卷出现,首要任务就是背诵。此时也可以做做蒋五,浏览徐涛的小黄书以增加信心。然而,重中之重始终是那四套卷。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这是一定要作最充足的准备花最多时间的。先从基础的开始,我用李永乐的那本,他那书上所附的习题我没做,只是把书过了三遍,每一遍都做上标记,每做一次都要总结错因,总结考点。到最后基础知识差不多时,又复习了一遍,同时做了笔记,把自己还不是很熟练的地方写下来。我觉得,笔记是一定要做的,但是在怎么做就在于你了。不建议第一遍就把各种定义各种不会的题都抄下来,没用。因为那会你还没有掌握。等到强化复习的时候,第二遍过全书,就可以开始做笔记了。
考研英语方面:
许多学生感到最困难的部分是英语,因为每年都有大量考生在这个科目上失利。教育部设定的通过率仅为三成,即便是在招生规模扩大后也是如此。因此,英语无疑是我们必须重点关注的领域。我自身的英语能力并不强,所以我每天至少会投入半日,有时甚至更多的时间来复习英语。从早晨7点开始直到午餐时间,这段时间都被我用来学习英语。英语不能临时抱佛脚,它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深入的研究。我使用的资料是张剑编著的《历年考研英语真题解析及复习思路》,这本书非常全面且详尽。我确保在考试前能将真题研读十遍,并按照正确的方法解题,理解和消化。如果有额外的时间,我会再完成一本练习册,这不是为了提升解题技巧,而是为了熟记词汇,理解语境以及了解一些国际背景事件。最后,我会构建一份个人专属的作文模版,并请一位英语权威人士审阅,这在考场上绝对大有裨益。
考研专业课方面:
环境工程学是一门涵盖广泛且实践性强的学科,它涉及到环境科学、化学、生物学、物理等多领域的知识。在南大的课程体系中,它主要包括水处理技术、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理及资源化、噪声污染控制等方面的内容。扎实的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我建议先从基础的化学反应原理、微生物学和流体力学开始复习,这些是理解和掌握环境工程学的基石。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每个主题,理解其背后的物理或化学过程至关重要,但也要了解实际应用中的设备、工艺流程和设计原则。我会推荐大家阅读一些工程案例分析的书籍或者论文,这样既能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又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再者,做题和模拟考试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南京大学的试题通常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所以不仅要熟练掌握公式和计算,还要能灵活运用。我通常会定期做一些历年的真题和模拟卷,以此来检查自有的学习进度,并对重难点进行反复练习。
小组讨论和教授交流也是我学习的重要部分。我经常与同学一起探讨难题,或者向导师教,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往往能带来新的视角和深入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