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中师大教育学院特殊教育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华中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相信大家也都知道,政治真正能拉得起分的是客观题,主观题大家都差不多。所以我从十月份复习政治开始就在看大纲。也做1000题,看一章做一章的题目。我一共看了五遍大纲,每一遍都尽可能看的仔细一点。十一月份中旬我也尝试过背诵《风中劲草》,不幸的是,我觉得风中劲草里面虽然都是凝练的知识点,但是我不太习惯这本书的排版,我不太能建立起框架,所以我就放弃了,就回归到大纲。
考研英语方面:
如果要重新接触英语并找回感觉,我会建议挑选一本难度适中的阅读材料,无需过于深入,做题、看答案,关键是理解解析,找出错误所在。我个人使用的是考试虫的阅读部分,包含四篇阅读和一个新题型,前三篇相对简单,第四篇稍难,仅作为练习阶段使用。对于张剑的150篇,我不太推崇,我购买的基础训练篇虽然题型与真题有些相似,但有时答案缺乏信服力,因此只完成了一些单元。而提高篇据同学反馈,生词量较大。我在八月开始做起1991年的真题,直至2000年前的都当作练习,因为它们比其他参考资料更为可靠。首先做题,查看准确率,接着分析错误选项的成因,一直做到2002年。然后回头再做一遍。我的方法是逐句翻译,大致在原文上写下含义,对照标准译文校对。这个步骤很耗时,但很有益处。刚开始翻译时可能会感到困扰,但坚持下来,几年后你会看到显著的进步,同时提升了翻译技能,无需额外花时间练习。完成1992-2002年的翻译后,我转做2003-2008年的真题,同样流程,但在翻译上更加自如,尤其是2005年后,只需处理少数复杂句子,翻译准确度和理解阅读答案的能力大幅提升。我预留了最后三年的试题用于最后一个月的自我评估。这样做完一轮,你会发现第一轮的答案已淡忘,所以请放心大胆地做真题。在第二轮中,重点是分析题目,探究正确选项为何正确,错误选项为何错误,错误类型是什么。同时分析文章结构,划分段落,理解每段主题。此轮结束后,开始第三轮,快速浏览文章就能把握整体框架,继续做题。实际上,若能每天专注投入,加上词汇记忆,时间并不会过多。所以提前开始真题练习并无坏处!最后一轮,我会大声朗读真题,边读边思考文章结构,增强阅读感。最后提醒,在最后一个月集中精力准备作文的同时,切勿忽视阅读,至少每日要阅读一两年的真题。这种方法可能费时费力,短期内成绩进步不显,但从我和周围同学的实际经历和最终分数来看,确有一定成效。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来看“教育综合”。这门课程涵盖了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中外教育史等多个领域,知识点广泛深入。我建议你们首先要把握各部分的基础理论,比如教育的本质、教育的功能等。教育心理学的部分需理解并记忆各种教学心理现象和规律,如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的心理素质等。对中外教育史,要关注历史背景下的教育变革和重要人物的思想。我的学习方法是构建思维导图,将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系统性的理解和记忆。
特殊教育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涉及到特殊儿童的识别、评估、干预等方面,要求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人文关怀。重点在于理解和掌握各类特殊教育的需求、理论和方法。例如,自闭症、听力障碍、智力障碍等特殊群体的特点和教育策略。研究最新的特殊教育政策和案例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习惯凭阅读专业书籍和期刊来拓宽视野,会进行模拟案例分析,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在复习过程中,我坚持定期做题,尤其是历年真题,这有助于了解考试的命题趋势和答题技巧。找到志同道合的研友一起讨论,碰撞出新的理解和灵感。别忘了,保持好的心态也是非常重要的,适时的休息和放松能帮助在紧张的学习中保持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