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中国语言文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大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南昌大学中国语言文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大纲+1000题+8套卷+4套卷政治留到9月份政治大纲出来以后再复习是来得及的,每年大纲或多或少会有差异,因此即使对于一战的同学来说,政治也可以放在9月以后开始复习。我政治的基础比较差,因此拿到大纲后先认认真真翻了一遍,看一章做一章1000题,按马原——思修——史纲——毛概的顺序,做完了1000题的第一遍(只做选择部分),第一遍1000题我找了个专门的本子写答案,没有直接做在书上,每一道题都能在书上找到原知识点,我用不同颜色的荧光笔将错题的知识点在书上勾出来,这一步真的非常耗时间,等我按照这个节奏做完第一遍已经十月底了,然后我开始做1000题第二遍。做之前没有再看大纲,还是做在本子上,同样,将第二遍的错题在大纲上用红色圆珠笔勾出来。我发现,第二遍做之前错过的题还会再错,不过这很正常,但正确率比第一遍还是高了不少。这样做完第二遍时,已经十一月中旬,然后我给自己定下目标,十一月之前做完第三遍。第三遍直接做在书上,不用抄题号的感觉超爽!第三遍正确率大幅提升,毕竟第二遍战线时间较短,记忆还在。还是再换一种颜色的笔将第三遍的错题勾在大纲上,这样你就有了一本针对自己缺陷的大纲做最后一个月的复习材料,1000题的使命到此结束。进入十二月,开始做肖八和肖四,检验水平的时刻到了,肖八肖四是按考研试卷的题型来出,难度和考研比较接近,可以拿来找找感觉。时间不够的话肖八大题可以不做,但最好看看,我考试的这一年马原大题在肖八的前两套某一套中出现,几乎是原题。肖四大题建议全部做完并背诵答案,虽然每年命中率都不同,但一般至少中一道。我这一年中了三道之多!考前除了背肖四大题就是再多翻翻大纲,上面满满的笔记,挑重点看即可。
考研英语方面:
推荐的词汇学习方法是通读单词书,例如红宝书或恋恋有词。不过,切记不要拖沓,我观察到有些人整个上午都只埋头于红宝书,这样的态度恐怕难以成功。记住,效率才是关键。考研词汇量虽大,但你只需大致认得并了解其含义就够了,不必每个词都能精确拼写(当然,写作常用词需要熟练掌握拼写)。尽管背诵一遍后可能记不住太多,但这会让你感到更有自信,心态更稳定。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文学理论,这是一门深度探讨文学本质、功能、形式以及创作规律的学科。理解并掌握其精髓需扎实的哲学基础和批判性思维。我建议从阅读经典文献开始,如艾布拉姆斯的《镜与灯》或弗莱的《批评的剖析》,这些书籍能帮助你构建起文学理论的基本框架。关注各种流派的观点,比如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理解它们的核心理念及其对文学作品的影响。练习分析具体文本,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是提升理论理解的有效途径。
文学通史的学习则更为广阔且深入。它涵盖了自古至今的全球文学发展历程,要求具备广博的知识面和好的时间线梳理能力。我通常会按照历史时期划分进行系统学习,例如先研究古代文学,再过渡到中世纪,是文艺复兴,直至现代。每个时期的代表作家、作品和风格特点都需熟记于心。注意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发展,寻找异同点,这样既能加深记忆,也能提高跨文化理解能力。推荐使用一些有条理的历史教材,如《世界文学简史》或《中国文学史》作为主要参考书目。
在复习过程中,我还发现制作思维导图非常有用,它清晰地展示知识结构,帮助记忆。定期自我测试也是必要的,模拟试题进行练习,检查自有的学习效果。
要强调的是,虽然理论和历史的学习有时可能枯燥,但保持对文学的热情和兴趣至关重要。尝试从个人角度解读作品,学习变得生动有趣。与同学讨论,参加学术讲座,都能拓宽视野,深化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