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厦大中文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厦门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我采用大纲解析来研习政治,有些伙伴则推崇精讲精练,两者相似于全书,挑选一本专心研读即可。每完成大纲解析的一章,我会对应做一次1000题,答案最好另记,因为需要反复练习,我通常记录在小本子里,并将错误题目带回到大纲解析中寻找答案,用红色标记出来。初次尝试可能会犯不少错,这样实际上相当于重新温习了一次大纲解析。我的进度较缓,到八套卷出现前,我已经对大纲解析和1000题进行了两次复盘。
正确利用八套卷的方法是,专注于解答选择题,错误部分回归大纲解析深入理解,主观题则无需死记硬背,仅需关注首道马克思主义原理题目,了解其分析思路。至于肖秀荣四套卷的主观题,则必须全部熟记,因为肖秀荣教授在考研政治领域极具权威。临近考试时,市面上会出现各种预测题,但若试图全部掌握,会消耗大量时间,我认为专注记忆肖四足矣。历年成绩表明,选择题对于提高分数尤为关键。
几乎每位考生手中都会有一本风中劲草核心考点,书中提炼了所有考点,类似于精简版的大纲解析,适用于后期快速复习。然而,我更倾向于阅读大纲解析,因为它详尽的解释比简单的条目列举更能吸引我,因此风中劲草并未成为我的首选。
事实上,整个备考期间,英语和政治的学习相对轻松。如果你对政治缺乏兴趣,不妨尝试培养好感,其实政治相当有趣,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方法论有助于我们解决日常问题,而学习近代史则需要自行构建时间轴,将重大历史事件串联起来。考研之路漫长,不必总期盼早日结束,这只会让你心浮气躁,倒不如适应现状,专心思考如何充实每一天。
考研英语方面:
我使用的考研英语资料有:《红宝书》词汇、张剑的阅读理解150篇、英语一历年真题、以及英语二的真题集,再加上王江涛的高分写作教程。从三月起我就启动了复习计划,坚持每天都学习单词直到考试,虽然说是“背”,实际上更像是反复看或者读,因为我对死记硬背这种方式并不感冒。四月份我开始尝试张剑的阅读理解,但只完成了大约一半,错误率颇高,平均每篇文章我会错掉三个。即使对照答案解析翻译成中文,我仍然会选错一些题目,有些问题我甚至持有不同见解,感觉可能是模拟题的质量问题,所以我没有太过纠结,最后决定放弃。六月份我转而投入英语真题的练习,我购买的是涵盖30年的试题集,首先从80年代的简单题目入手,随后逐渐过渡到90年代,难度不算大。再后来,我专注于2000年以后的真题,推荐学弟学妹们也从这个阶段开始认真做,效果很好。我每天在英语上花费大约两到三个小时,其中将近两个小时都用于单词的学习,剩下的不到一个小时用来做题。我没有强迫自己大量刷题,也没有逐句翻译或分析语法,我只是大致翻译全文,核对答案,并注意自己的错误点,因此在这方面无法提供太多经验给你们。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语言文学基础”,这是一门涵盖广泛且深入的学科,既需扎实的语言学知识,又要求有丰富的文学素养。我会建议大家从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比较语言学等多个角度去构建自有的知识体系。古汉语的学习,重在诗词歌赋的理解和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多读多背,理解其文化底蕴。现代汉语则需关注语法学、词汇学等基础知识,理解语言的结构和变化规律。对比不同语言,加深对汉语特性的认识。
“文学理论与文学评论写作”更注重理解和应用。你需熟悉各种文学理论流派,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理解它们的核心观点,并能运用到具体作品分析中。写作是这门课的关键,要大量阅读文学作品,尤其是经典名著,培养独立思考和深度解读的能力。每次阅读后尝试写评论,不断提高自有的文字表达和逻辑分析能力。
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精读”比“广读”更重要。选几本权威教材,逐章逐节深入研究,做好笔记,提炼关键点。定期做练习题,检验理解程度。对文学评论写作,模仿优秀评论是提升的好途径,找一些经典的评论文章,拆解其结构,学习其论证方式。
利用网络资源也很重要。许多学术网站和论坛都有丰富的资料和讨论,拓宽视野,激发思考。找到志同道合的研友一起讨论,既能互相激励,也能共享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