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区域经济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复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考研备考要点与经验

复旦大学区域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交互式学习不可或缺,个人认为政治领域总带有些不确定性,难以估量他人所学,自己则可能感到困惑茫然。在这种情况下,参加辅导课程是个不错的选择。我在备考时,教师提供了大量资料,并讲解了许多实质性的内容,对我帮助很大,只需遵循系统的复习计划就行。我选购了风中劲草的三本书,一本用于记忆,一本用来做练习,另一本则是答案对照。务必认真对待,遇到不懂的地方要深入理解。此外,我还打印了许多额外的学习材料。需要反复背诵的知识点至少要过两遍,我习惯于清晨用一小时背诵,下午则对应地做一小时选择题并立即更正。在解决选择题后,留出大约十天的时间专注于重点篇章的背诵和主观题的复习,当然,购买肖四系列是必不可少的。
考研数学方面:
在数学复习上,我主要钻研由李永乐老师编著的《复习全书》。由于高等数学在考研数学中的比重最大且相对复杂,所以我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其中。从三月到六月,我专注于打牢基础。对于教材选择,我认为关键是适应个人需求,张宇的36讲涵盖全面,难度适宜,尽管可能有些挑战性。至于660题和1000题,二者选一即可,目的都是弥补不足,维持解题状态。真题的处理依个人时间而定,无论多或少年份,都能增强信心,但切勿轻敌,因为有些看似简单的题目可能源于全书的练习。至于模拟题,若心理承受力较弱,我建议避免张宇的,他的题目稍难,可能影响自信,不过题型设计是很好的。其次,整理数学笔记是必要的,因为知识点繁多且分散,各种题型也有规律可循。你不可能频繁翻阅笔记和全书,毕竟任何老师或书籍都会有你不熟悉的部分。因此,边看书边做题时适当标注,或者记录在纸条上,注明页码。等书看过一两遍后,按类型汇总,这个笔记本在考前复习就绰绰有余了。这是我个人的学习经验,我在二战期间的室友采用了这种方法,成绩明显提升。最后,不得不提的是,务必重视粗心大意的问题,确保准确性至关重要。即使我平时也较为粗心,但通过刻意训练,考试时基本没有错误,做的题几乎都正确。数学复习大致如此,如果还有其他疑问,我会后续补充。
考研英语方面:
学习确实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策略。我使用的是陈正康的词汇手册,并购买了一本红宝书,尽管后者未曾翻开。其实,任何一本词汇书都足够,关键在于彻底掌握。不必贪快,否则匆匆背完一遍却记忆空空。定期复习至关重要。此时此刻,每天练习一篇真题以保持敏锐度就足够了,但务必计时。每完成一篇,都要深度剖析,摘录生词和复杂的句子。真题至少要重复练习两次。此外,作文部分不容小觑。有人认为只需在考试前一两个月突击背诵作文。然而,我发现仅靠背诵并不够,不仅难以记住,而且难以灵活应用。最佳做法是亲自写作,每周至少撰写一篇英文作文,尽量挑选不同的主题。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经济学综合基础涵盖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以及统计学的基础知识,扎实的理论基础至关重要。在微观经济学中,理解并能灵活运用供求模型、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决策理论、市场结构分析等是基础。对宏观经济学,GDP核算、经济增长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财政货币政策的效果等是重点。统计学部分,则需掌握描述性统计、概率论、假设检验、回归分析等内容。
在学习过程中,我建议先从教科书入手,逐章深入理解概念,凭做课后习题来巩固。阅读经典经济学家的论文或者经济学期刊,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并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对难以理解的部分,凭网络资源如Coursera、Khan Academy等平台寻找讲解视频,它们通常能以更直观的方式解释复杂的经济原理。
案例分析是提升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我会定期挑选一些现实经济问题,尝试用所学的经济学理论进行分析,这样既能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帮助记忆理论知识。例如,选取一些公司的定价策略,用供求模型去解释;或者讨论国家的经济政策,用宏观经济学的知识去评估其可能效果。
再者,定期自我测试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做一些历年真题或模拟试题,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检查自有的学习进度。每次做完题后,不仅要对答案,更要理解错误的原因,避免重复犯错。
我强调的是团队学习。找几个志同道合的研友,一起讨论难题,共享学习资料,互相激励,这对备考非常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