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政法大学法律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政法律硕士教育中心法律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直到开考的那一刻才停止背诵,直至考试结束才放下笔。在最后的七天里,我专心致志地反复研读考点汇总,并且完成了肖秀荣的四套预测题(没错,我没有做以往的真题,原因在于我认为那些内容可能不再会考,而且即使看着答案,我也并未亲自去做这些题目)。尽管这个成绩在考研标准下不算顶尖,但确保通过分数线绰绰有余。政治科目涉及许多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如党史、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矛盾分析方法和长征精神等。只有不断重复背诵和阅读,才能深刻记忆。因此,在备考的最后一周,务必让口齿和大脑保持活跃状态。
考研英语方面:
真题应当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文章,第二部分是题目。文章部分的研究应当以细致为主。怎么做到细致呢?首先要通篇将本文阅读后,你要了解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要表达的观点、作者写作本文的思路、文章整体的行文结构。其次就是从细枝末节开始,每个段落中,每一个不会的单词必须通过查字典搞清楚它的意思,做到每个单词都要认识;每一个不会的词组也要通过查字典清楚他的意思,做到每一个词组都要认识;每一个句子的成分、结构(各种句式的镶嵌式比较复杂的)要搞清楚,这个是解决长难句的关键,做到每一个句子都要认识。经过这样一个过程,真题的每篇文章都可以做到单词、词组、句子全方位研究相当的透彻,当然题目中的生词也是不能放过的。通过这种地毯式的全面覆盖才能掌握好基础的英语知识,例如单词、词组、长难句才可以解决问题。另一个部分是题目,我认为题目的研究应当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要表达的观点、作者写作本文的思路、文章整体的行文结构综合来看。我对于真题的题目,其一是先看出题的位置,考研出题是有特点的,问题的顺序和段落的顺序相同。然后接着看题目,迅速判断出题位置,然后看这个问题相对应的关联句子处于什么位置,在所在段里出于什么位置,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或者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什么关系。其二是结合每个选项,看一下选项是否是和定位的那句之间是否存在相似的意思,在这里要注意一点,如果选项和句子基本相同,而不是间接地和文中句子有相同的意思,那么这选项肯定是错误的,再就是我想说的是题目答案没有三个连续同样的选项,还有就是阅读的第一个题目基本上不选A。其三,我想做真题时肯定会有错误的题目,为什么要在做完两遍之后,再仔细看呢?我认为做完第一遍,先把错误的标记出来,在做完第二编后,再把错的标记一下(这两次做都是用铅笔,错误的要用红笔打上勾,错几次打上几次勾),这样两遍之后你就对于文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结合题目研究时候,方向感会更明确。针对于每一个题目,你做对的,你要清楚它为什么对,错又是为什么错,这只是第一步,还有就是要搞清楚那些题目错的原因是什么,无中生有、偷梁换柱、随意添加或者删减信息等等。我认为通过这三个步骤可以把真题出题方面的问题解决掉。阅读是英语的主要项目,阅读搞不好,考研英语基本上就没什么希望了,但是研究真题的方法要正确,这样才可以取得研究真题的最佳效果,最终培养出对于真题的感觉。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这门课程主要涵盖了民法、刑法、行政法、经济法等法学基础知识。我认为,理解和记忆法条是基础,但理解背后的逻辑更为重要。我会选每天固定时间阅读教材,对每个法律概念进行深度理解,并尝试用自有的话解释出来。我也会做一些案例分析题,凭实际应用来检验我对法条的理解程度。我还借助了网络资源,如司法考试的历年真题,这些题目设计严谨,能够帮助我更好地把握考试的方向。
“法硕联考综合”则包括了宪法、法制史、法理学等内容。这部分需大量记忆,但也需理解其历史背景和理论依据。我采用的是“联想记忆法”,将知识点与生活实例或历史事件相联系,使记忆更加生动有趣。我会定期复习,防止遗忘。对法理学部分,我会深入探讨每一种法学理论,理解其核心思想,这对我答题时阐述观点非常有帮助。
在复习的过程中,我坚持每日做题,无论是课本后的习题还是模拟试题,保持手感是非常重要的。我也参加了学习小组,与同学们一起讨论,相互解答疑问,这种互动学习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
我想强调的是,虽然考试成绩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对法律知识的热爱和敬畏,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法学不仅仅是书本上的文字,更是社会公正的保障。无论是在备考还是未来的学习中,我都始终保持对法律的热忱,积极思考,努力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