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大商学院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考研复习指南与经验

南京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切忌投入太多时间和看的过早。因为这样会浪费其他学科时间和精力的投入。每个人的学习方法不同,效率与规划也不一样,所以千万要按自己的学习习惯来,别人云亦云,政治跟紧肖秀荣大大,看书、做题都可以。我买了精讲精练和1000题,还不错吧。知识点比较细致,可以扫除盲区。我正式准备已经8,9月份了,每天3~4个小时完全够了。冲刺阶段买本风中劲草,各种押题卷必买,还有一本全年热点。其实不需要为了用什么资料太过于纠结,还有人用红宝书之类的,事实证明,大家不管用什么材料,考出来都差不多哈哈哈~~
考研数学方面:
刚开始看了课本,课本看了两遍,课后题目挑着做,风格和考研风格不同,勿沉迷。然后开始看张宇高数18讲,天真的我盘算着看完一遍后再看复习全书,看到大概第7章时,我发现有点难,再看下去时间来不及了。就直接去看复习全书,真是个明智的决定,复习全书要比18讲详细很多,而且由于张宇那本书把数学三和数学一掺在一起了,感觉有点偏难。由于我买了线代讲义,我直接把复习全书里线代那部分撕了下来扔了,这样看起来薄了不少:-D去年数学十几年来最难,今年十几年来最简单,都被我赶上了。。。总体而言复试时还是对自己要求高一点,多做些难题,对考试心态有好处。7月开始做李永乐全书,还配合分阶联系,算是第一轮复习,两个月看完。九月份做660,每天做高数10选择+10题填空+代数10选择+10代数,订正,就这些,算二轮复习吧。之后就是每周2-4套卷子配合张宇一千题,随着张宇8套张宇4套,李永乐8套相继出来,就到考试时时间了。效果还好,投入时间较多。
考研英语方面:
在备战考研阅读时,当然,之前提到的单词是前提,其次最重要的就是真题。在备考中,我给自己制定计划,刚开始对真题不熟悉,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一遍,包括对生词的查阅整理记忆、长难句的整理分析等。从第二遍开始,除了读文章做题还开始分析篇章结构,读文章并背诵里面的长难句。之后仍是反复过很多遍,每次都有不一样的收获,或许是明白某个词的用法,或许是明白出题人设计某题或某个段落的思路等。对于真题解析,市面上有很多,我陆续看过张剑的黄皮书,考研真相。总之,真题要反复做,反复研究。但也不是盲目的反复,要一遍有一遍的目标和收获。我一般是下午两点到四点左右用来研究真题,晚饭后的一个小时用来做两篇模拟,不论其他的时间怎么变化,这两块时间雷打不动。但是时间的分配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复习习惯,我只想强调真题的重要性。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至关重要。经济学原理中的供求理论、市场均衡、机会成本、边际效用等基本概念是构建整个经济学框架的基础。你需深入理解并能灵活运用这些概念去解释现实世界的经济现象。比如,凭供求理论,你分析价格如何决定,市场如何自我调整以达到均衡。
掌握模型和公式。例如,消费者行为理论中的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生产者决策中的成本曲线和收益曲线,这些都是需用数学工具来描述的。对这些模型,不仅要公式,更要理解其背后的经济含义。例如,MC=MR不仅是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更反映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最优选。
再者,应用案例分析。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和社会制度的科学,理论需结合实际。我会定期阅读经济新闻,尝试用所学理论去解析政策变化、企业决策等实际问题。比如,当看到环保政策影响了某些行业时,思考这是否涉及到外部性问题,以及政府应如何干预。
持续练习和复习。经济学原理涵盖的内容广泛,记忆量大。我建议定期做题,凭解题巩固知识,找出自有的弱点进行针对性复习。形成自有的笔记系统也十分必要,将复杂的理论简化成易于理解的形式,有助于长期记忆。
在备考过程中,我也意识到,理解和应用比死记硬背更为重要。经济学是一门动态的学科,它要求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够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我鼓励大家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知识点,更要培养自有的经济学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