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数据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师大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数据科学与工程考研备考指导与经验

华东师范大学数据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从九月份着手准备,初期不需要投入过多时间。九月期间主要看政治大纲并配合1000题,根据个人进度,至少完成两轮复习,我自身时间有限,仅完成了一次。进入十月至十一月,重点是背诵风中劲草,推荐背诵三遍或以上,如果时间充裕,可以再次回顾大纲和1000题。十二月则需集中精力做肖8和肖4。提及政治复习,肖秀荣无疑是最具权威的。他出的预测题准确度极高,令人赞叹。除了押题,他的教材也十分出色,内容导向明确,条理分明。若无暇背诵肖8,确保掌握选择题部分;而肖4,则必须熟记于心,无论多忙都要背完!重要提醒!那些已经划好的考点,难道你不打算背下来吗?所用书籍包括:政治大纲、肖秀荣的1000题、最后八套题以及最后四套题,还有风中劲草。
考研数学方面:
我使用的教材是高等数学的同济第六版,线性代数是同济第五版,概率论则是浙江大学的第四版。我的复习策略是从高数、线代到概率论,依次阅读教科书并完成课后习题。从三月直至六月底,我一直沉浸在教材和习题之中。接着,在七八月到九月初这段时间,我终于完成了这三本书的学习。九月中旬,我开始挑战张宇的1000题集,这个阶段非常具有挑战性,题目的难度和数量都相当大,一直持续到十一假期结束。面对困难,我不依赖答案,而是设定每天解答50题的目标,遇到难题便搁置,最后统一核对答案。我对1000题进行了彻底的梳理,标记出不懂和错误的部分,以便在第二轮只专注于这些问题。第二次仍然未能解决的难题和错误被记录在错题本上。十一之后,我转战历年真题,同样是张宇的全解析版本,始于1987年。实际上,1987年至2004年的试题相对简单,我选择每天一套,但直到十一月中旬我才全部完成。后来了解到其他人已经在十月就完成了真题,所以我建议你们可以尝试一天解决两套早期的真题。接下来,我挑战了张宇的八套卷和四套卷,这两套试卷极其艰巨,通常需要4到5小时才能完成,有时我会分两天来攻克,期间还穿插做了几份叶盛标的卷子,并整理了错题,这一过程耗时颇久,大约到了十二月十日。之后,我开始做合肥工业大学的五套卷,此时几乎每隔两天就会完成一份数学卷,等到全部做完已经是十二月二十一、二十二号了。临近考试,即使要准备政治,也不能忽视数学的练习,确保每天至少投入两个小时做数学题。考研的前一天,我没有做数学,因为第二天要考政治和英语,我把时间都用在了背诵政治上。但在考数学的前一晚,我还是做了一份试卷,巧合的是,其中一道题目与第二天的实际考题相似,只是我遇到的题目稍显容易些。数学需要脚踏实地地逐一攻破。我总共整理了四本笔记,它们对我来说无比珍贵,每一道题的解题思路和所需公式都在笔记中有详细记录,这四本笔记陪伴我直至考试的最后一刻。
考研英语方面:
在大学三年级的下半学期,我计划认真地复习词汇两轮。到了暑假,我就要着手做历年真题,十年的试题量就已经非常充足了!首次接触真题时,建议按照实际考试的时间限制,完整地做完除作文以外的所有部分,然后仔细分析自己的错误所在。第二次练习时,尝试将每篇阅读理解逐句翻译成中文,并与官方译文对比,这个过程虽然艰难,但成效显著。第三次,你需要深入探究错误产生的原因。实际上,考研阅读的迷惑选项类型有限,多做几次你就能摸清规律。此外,保持每日早晨的阅读习惯至关重要,我每天都会晨读一小时,涵盖作文和阅读理解。晚上,我还会背诵真题中的阅读理解,希望你们也能努力跟进!
考研专业课方面:
这个科目的核心在于理解和应用数据科学的基本理论,以及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理论基础包括统计学、机器学习、数据库管理等,这些都是构建数据科学知识体系的基石。对统计学,你需深入理解各种概率分布,如正态分布、二项分布等,以及假设检验、回归分析等基本统计方法。对机器学习,你需掌握线性回归、逻辑回归、决策树、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等算法,并理解其背后的原理和应用场景。数据库管理则要求你熟练使用SQL进行数据查询和处理。
编程能力是数据科学的关键技能,Python和R是最常见的工具,我建议至少精通一种。Python因其强大的库如Pandas、NumPy、Scikit-learn等被广泛应用,R则是统计分析的利器,特别是在可视化方面。不仅要能编写代码,更要懂得如何优化代码,提高效率。
再者,实战项目经验同样重要。凭参与数据分析比赛或者自我实践,提升对数据的理解和处理能力,也是检验理论知识是否真正转化为实际操作的好方式。你从简单的数据清洗开始,逐步到特征工程、模型训练、模型评估和调参,形成完整的数据分析报告。
持续关注行业动态和新技术也很关键。数据科学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新的算法和技术不断涌现,例如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强化学习等,这些都可能成为考试的内容。
在学习方法上,我推荐结合教材和网上的资源,比如Coursera、Kaggle等平台都有丰富的在线课程。多做练习题和历年真题,模拟真实考试环境,有助于提升应试能力。还要定期复习,巩固记忆,避免遗忘曲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