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电子信息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厦大自动化系电子信息考研复习知识重点与经验

厦门大学电子信息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在政治学习初期,主要的关注点应放在选择题的强化上。因为分析题的差异相对较小,所以在早期要大量阅读书籍并做题,不断巩固分散的知识点,以提高选择题的准确率。我遵循的是主流的肖秀荣老师的指导,后期通过背诵8套卷和4套卷来增强分析题能力。在2017年,肖老师的4套卷几乎完全覆盖了考试内容,显示出其高参考价值。然而,2016年的情况则不同,可能只有一个问题相符,可能是因为命题组采取了防预测策略,增加了不确定性。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的政治试题越来越少单纯依赖记忆力,更多是以时事为基础的分析题,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死记硬背就能应对,需提前规划。
9月至10月是打基础的关键期,这个阶段主要是熟悉考研政治的整体框架,了解具体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比如,明确考研政治考察什么?它涵盖哪些部分?每个部分如何考核?怎样复习最有效?哪些是关键和困难的部分?需要多少时间去掌握?制定合适的策略和方向至关重要。推荐参考资料包括《考研大纲》和《肖秀荣.1000题》。
刚开始接触《考研大纲》可能会感到困惑,但要坚持读完。做选择题时不直接在书上标记,可先写在空白纸上,最后再整理到书上,肖老师建议重复三次。至于时间安排,因为我一直不太重视政治,所以我不会投入过多或黄金时段,通常会在午餐后,在宿舍阳台上边看大纲边做标注,大约一小时后会有些疲倦,正好用于午睡。晚上睡前,我会躺在床上做1000题,完成后就准备休息。这样每天大概花费两小时在政治学习上。
考研数学方面:
全书第三遍搞定后,基本上就不看全书了,把它留下来当字典用,做题时碰到不熟的知识点再翻下全书。最后两个月就是做李永乐的历年真题和模拟题了,也是模拟真实考试那样,早上抽出3个小时来做,一套一套做下来,并且把不会的认真分析,直到弄懂为止。
考研英语方面:
至于新题型和翻译,我当时只是做了历年的真题,没有在这方面下太多功夫。完型性价比较低,也就把历年真题做做就行。
考研专业课方面:
《自动控制原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学科,它涵盖了系统分析、设计及优化等多个方面。在复习初期,我对系统的基本概念进行了深入理解,如线性系统、稳定性、反馈等,这些都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础。对这些基本概念,不仅要定义,更要理解其背后的物理意义和数学表达。
掌握系统的描述方式至关重要,包括传递函数、状态空间模型等。我特别强调对拉普拉斯变换的理解,它是将时间域问题转化为复频域问题的关键工具。要熟练运用根轨迹法和奈奎斯特稳定判据来分析系统的稳定性,这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手段。
再者,控制器的设计是核心部分,PID控制是最基础也是最实用的方法。我花费大量时间去理解和应用PID参数的整定规则,并凭大量的习题练习,提升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现代控制理论如状态反馈、观测器设计等内容也需有深入理解。
学习过程中,我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除了课本,我还阅读了相关研究论文,参与了一些实际项目,这使我能够从更广阔的视角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做题是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我建议大家多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以此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度。
团队学习和个人反思也很重要。我会定期与同学讨论难题,互相答疑解惑,这样的交流往往能激发新的思考。每次学习完一个主题后,我都会进行自我反思,整理思维导图,回顾所学,这对深化理解非常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