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商务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语北语国际商务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商务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政治,我从下半年起头开始,借助风中劲草来学习,并且侧重于掌握其提供的知识点以了解考试重点。随后,我配合相关练习题进行训练,并在接近考试的时候重新回顾题目以加深记忆。对于主观题,我只是在临近考试时专心背诵了肖四的内容。至于英语,早在一年前的假期,我曾完整地背过一本词汇书,可惜后来遗忘了不少。进入大三下学期,我尝试每日进行定量的阅读理解与词汇复习,但由于时间和精力的原因未能持久。实际上,大部分英语应试技巧是我在大四上学期通过定期做考研真题、记单词以及适应答题节奏来培养的,这种方式也让我大致能估算自己的英语得分。
数学方面,基于我原有的良好基础,尽管最终成绩一般,但在复习过程中我能迅速抓住关键考点和题型。假如基础较弱,也不必担忧。我曾在大三下学期、暑假以及大四上半学期的前半个月,完成了全书及配套习题,感觉足以覆盖所有重要考点。我没做660题,但建议大家仔细完成一套这样的教材并充分消化,相信可以奠定坚实的基础。当然,若遇到像今年这样难度的考试,可能需要一些思维灵活性,这因人而异,尽自己最大努力就好。临近考试,我又重读了一遍学过的全书知识和题目,加以整理归纳,之后便按照时间表做真题直至考试。其间,我也尝试了一些模拟卷,但由于难度较大,只做了几套就停止了。
考研英语方面:
学英语确实贯穿了我复习过程的始终,但是一直没用太多精力。需要注意的是英语全程都不能放下,无论后边专业课压力多大,也要做一定数量的英语保持语感。首先,英语最重要的就是阅读,复习性价比最高。我用的是张剑的黄皮书150篇(其实只有100篇)。最开始做的时候会错很多,做一道题用很长时间。大概做了二十篇左右,已经大概知晓了考研阅读的风格。这个时候可以做英语真题的阅读了,每天精读一道题,把不会的词划出来,长难句弄懂,每道题错的原因搞清楚,大概需要一小时左右。其次重要的是作文。不少人用的是王江涛的作文书,每天背背范文,成效显著。我比较懒,一篇作文也没背过,只是复习后期平均一周自己会动手写一篇。我还是推荐老老实实地复习作文,平时多积累一些短语和长难句的写法,多背范文,这才是提分的王道。另外字迹也很重要,因为时间充裕,英语的主观题我都打了草稿后再写到答题纸上,想来有很大帮助。再次是翻译和完型填空、新题型。个人认为每道题各一周做一道就可以。尤其今年,新题型简单到没朋友。等到了十一月中下旬可以开始做模拟题。关于背单词,开始时候尝试过大本、小本单词书,还有自己整理真题上的生词,两千多个核心词背一遍之后每天循环复习100个词,一直到考研都没放下,很有帮助。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经济类综合能力,这是一个涵盖经济学基础知识、数据分析和逻辑推理的综合科目。经济学部分,你需深入理解供求理论、市场结构、宏观政策等核心概念,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推荐使用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作为主要教材,结合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进行深入学习。数据分析方面,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和统计分析是非常必要的,你凭网上的教程自我提升。逻辑推理部分则需大量的练习,比如做GRE或GMAT的相关题目,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国际商务专业基础是我个人觉得最富有挑战性的科目。它涉及到国际贸易理论、跨国公司管理、国际金融等多个领域。你需熟悉并理解开放经济下的各种模型,如比较优势、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等。对跨国公司的运营管理,要了解其战略决策、组织结构和文化适应等内容。国际金融则包括汇率制度、国际收支平衡等知识点。这部分的学习,除了教科书外,阅读相关的研究报告和案例分析也很有帮助,例如世界银行、IMF的报告,以及哈佛商学院的案例库。
在复习过程中,我认为最重要的两点是持续性和深度。持续性意味着每天都要投入一定的时间进行学习,保持知识的新鲜度;深度则要求不仅仅停留在记忆层面,更要理解和应用。定期做模拟题和历年真题,有效检验学习效果,找出自有的薄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