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仿生科学与技术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航机电学院航天仿生科学与技术考研备考注意事项与经验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仿生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这门课程的效益相当高,我在七月中旬才开始学习,发现时间绰绰有余。我专注于肖秀荣的精讲精炼,每学完一个章节就会立即完成对应的部分在《一千题》中的练习。对于马克思主义原理,理解起来有些吃力,关键在于跟紧老师的讲解,我很欣赏老师的教学方式,他常常通过许多实例来辅助理解。到了十月初,我已经完成了第一轮的学习,接着用一个月的时间再次细致地做了一遍《一千题》。紧接着的一周,我专注于历年真题的选择题和马原的大题目。进入十一月,肖八出版后,我只做了其中的选择题和马原大题,其余的大题则简单浏览了一下答案。十二月,我参加了冲刺课程,效果依然显著。当肖四发布时,我就开始了疯狂的背书阶段,肖四的大题是必须要熟记的。除此之外,我还背诵了米鹏压题讲义中的题目,这对我的复习帮助很大。
考研数学方面:
近年来,考研数学的趋势偏向于减弱对技巧的要求,转而加强计算能力的考察。因此,我们在备考过程中应提升计算效率和准确性。每日至少投入3小时进行习题训练,并且要妥善整理错题集,以便随时回顾。首先,我们需要精讲知识点,重点加强对积分、极限等关键概念的理解,分阶段进行复习。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使用全书或类似的阶段练习题,如1000题等资源来辅助学习。同时,历年真题也是必不可少的,但在最后阶段要留出最近10年的题目,用于完整的时间限制模拟测试,最好是安排在上午,限定3小时完成。建议每次都能提前20分钟结束,以确保在实际考试中游刃有余。完成真题后,需要多次复习,确保全面掌握各类题型。强化阶段不宜拖延至9月中旬以后,如果可能的话,最好一开学就开始全力冲刺数学复习。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是我走了很多弯路的一门课,所幸最终结果还不错。在暑假之前我是利用每天早晨的时间背的单词。在进入暑假之后,为了提高阅读速度,我开始背乱序单词本,一天背一篇新概念四的课文并默写(背到差不多程度就好,主要用来练语感,不需要背完),一般用不了一个完整的早晨,所以早晨剩下的时间用来做张剑150篇。关于这本书,其实它的文章来源真的很不错,与真题同源,但是题目质量和真题还是有差距,所以哪怕出现一篇全错也不要灰心,主要利用这些文章记一些高频单词,这是很有效的,结合早晨背的乱序,大大提高记忆单词的质量。这个工作一直持续到9月份开学,才把乱序背完,张剑也做得差不多。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本概念至关重要。材料科学基础涵盖了物质的结构、性质、加工和使用等方面的知识,如晶体结构、相变理论、力学性能等。对这些基础概念的理解是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基础。例如,了解晶体结构中的晶格参数、布拉格定律,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这些都是必须牢牢掌握的。
熟悉并掌握各种材料的特性。包括金属、陶瓷、高分子、复合材料等,它们各自的强度、塑性、韧性、耐腐蚀性等特点需有清晰的认知。例如,金属材料的塑性和导电性,陶瓷的硬度和脆性,高分子的柔韧性和可塑性,这些都是材料选的重要依据。
再者,材料的加工工艺也是考试的重点。从铸造、锻造、焊接到热处理、表面处理等,每种加工方式都会对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能产生深远影响。理解这些过程并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是理解和运用材料科学的关键。
实验技能的培养不容忽视。凭实验室操作,直观地观察和分析材料的变化,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例如,金相显微镜下的组织观察,硬度测试,拉伸试验等,都能帮助更好地理解材料的性能。
持续的练习和复习是提升成绩的有效途径。做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帮助熟悉考试格式,找出自有的弱点,并针对性地进行弥补。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将知识体系化,有助于长期记忆。
在这个过程中,我个人发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能够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率。比如,研究航天器使用的特殊材料,了解其背后的科学原理,这样既能巩固知识,也能激发学习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