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软件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电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软件工程考研备考方法与经验

华北电力大学软件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这次考试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选择题做的很不好,大题压中2道半(今年热点比较集中,但不是每年都会这么幸运的)。实话说我在政治上下的功夫很足,因为这是我的短板,稍有不慎就会单科不过线,所以我投入时间最大(产出只能说与投入不成比例……)。我觉得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我看政治看的不够全面,做题不够多,而且对错题的反思回顾不足。这些大家注意就好,简答题就没办法了,我其实背了很多,但预测机构每年的准确率随热点集中度而大幅变动,自求多福吧。这里提一下,任的《要点精编》实在不怎么样,我一轮过后划了很多重点,但后来我都没翻过一眼,各种无序,不对我的胃口,有喜欢的不要来拍我啊。提醒一句,政治不必开始太早,因为时政性太强,等新大纲出来完全来得及。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更加注重知识的变通,我当时考试的时候把一些自己能写的都写上了,出来成绩还是很满意的。对于数学,课本是很重要的,因为我当时没有太多的时间,所以课本的习题没有做,我的一开始数学的学习内容是把重点内容,考研热点内容熟悉了,使自己有了全面的认知,中期的学习是把之前的内容复习了两遍,然后做真题两遍,我是从2000年的开始做的,在这个过程中做了李永乐老师的660,还看了复习全书,整理了一些笔记,后期是又做了一遍真题,然后就是做的一些模拟题,这个就很多情况了,李永乐老师的经典400题,模拟题,张宇的最后八套题,最后四套题,感觉这些题出的还可以,但是难度大一些。
考研英语方面:
我是不太喜欢背单词的,最开始买了红宝书,一个单元都没背下来,后来发现我是不太适合抱着单词书刷单词的。后来买了朱伟的恋恋有词,一天下午一个单元,总共30个单元,刚好一个月可以刷一遍,贵在坚持,第二天花半个小时把昨天下午学到的知识温习一遍,这里有个小建议,就是第二天上午温习的时候可以专门准备一个小本,记录你不是很熟悉的单词和搭配和知识点,写下中文,单词不认识的也可以抄上去,跟着艾宾浩斯记忆曲线进行反复记忆,我当时是留着第三天默写,这样可以帮助记忆,便于查询自己更薄弱的地方,下次更加注意,再反复,有针对性。12月份还把之前背的句子和作文滚动复习着,单词也时常翻着背,不能放下。此时正式开展阅读练习,从08年到19年真题,每次做2~4篇,之后一定要做好总结,吃透;因为真题要反复做,在考前会做3~4次,具体安排大家自己斟酌。
考研专业课方面:
软件工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它涵盖了软件开发的全过程,从需求分析到设计、编码、测试以及维护。在复习过程中,你需对软件生命周期模型有深入理解,包括瀑布模型、迭代模型、敏捷开发等,并能灵活应用到具体项目中。要掌握基本的软件设计原则,如模块化、抽象、信息隐蔽、接口分离等。
软件质量保证和管理是考试的重点。你需熟悉ISO/IEC 9126软件质量模型,理解软件质量的六个特性:功能性、可靠性、可用性、效率、可维护性和可移植性。对软件配置管理和版本控制,Git的基本操作和使用场景需熟练掌握。
再者,数据结构和算法也是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链表、树、图、堆、队列、栈等基础数据结构的理解和应用,以及排序、查找等基本算法的实现和复杂度分析,都是必须要扎实掌握的内容。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和记忆”并重是最有效的。对复杂的概念或流程,凭绘制思维导图来帮助理解,对公式和算法,则需凭做题来巩固记忆。模拟试题的训练必不可少,你熟悉考试的题型和时间安排,提升应试能力。
实际编程经验也很重要。你尝试参与一些小项目的开发,或者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既能加深理解,也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复习后期,尽量把大部分时间用于查漏补缺,对薄弱环节进行强化。
保持好的心态和健康的身体,这是长时间高效学习的基础。考研是一场持久战,合理规划时间和休息,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