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师大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论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最近,我投入最多精力的学科非政治莫属,它的成绩也的确让我感到意外的满意。复习是从8月初启动的,实际上可能更早一些,8月10日之前就已经开始了。我借助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每读完一章就做对应的1000题。作为一名理科生,初涉马原领域确实让我颇感艰难,题目错误率也不低。但随着时间推移,我逐渐适应并渐入佳境。大纲解析出版后,我就以它为主,每日研读并刷1000题。大纲解析的内容显得单调且文字密集,我便采取每读一遍就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重点的方法。这样,第一轮阅读大约在10月份结束,接着我又进行了第二轮阅读,并再次刷题。11月,风中劲草的核心要点发布,我又依据其内容在大纲解析上做了标记。等到肖秀荣的8套卷和4套卷问世,我专心做其中的选择题,大题部分则是反复背诵,粗略估计至少五六个轮回。肖四和肖八的准确性果然名副其实。我还购买了肖秀荣的时事政治小册子,不过最终面对那些时事选择题,我只能凭感觉猜测。临考前,我还尝试了两三套其他人的模拟试卷,仅限于选择题部分。
考研英语方面:
对于英语复习,首先得打牢词汇基础,接着进入各专项的强化训练,最后是真题冲刺。一本好的单词书是必需品,但我发现单纯靠机械记忆并不高效。我倾向于通过理解词根词缀以及在语境中记忆单词,这种方法让我觉得学习效率颇高。很多人都推崇张剑的黄皮书,但我个人没使用过,并非它不好,只是因为它的解析太过详尽,我的时间有限,可能不会有耐心细看。相比之下,我更偏爱何凯文的真题解析,他的解题策略和技巧深得我心。
阅读和写作能力可以通过实践来提升。在强化阶段进行专项练习的同时,别忽略了词汇的记忆。通过阅读,既能增强词汇量,日常积累也同样关键。此外,利用真题来加深对单词实际运用的理解也是很重要的一步。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是一门涵盖广泛且深入的科目,它包含了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教育史以及课程与教学论等多个领域。理解并掌握这些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是关键。我建议从宏观到微观,先把握整体框架,再深入各个细节。例如,你先了解教育的本质、目标、功能等基础概念,再深入研究教育心理学中的学生认知发展和教师教学策略。
对教育心理学部分,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心理状态至关重要。比如,学习动机、记忆机制、思维过程等都是常考点,需理解其理论并能联系实际教学场景进行分析。教师的角色和效能感也是不容忽视的部分。
教育史部分,要关注不同历史阶段的教育思想、教育改革运动及其影响。这部分需大量的阅读和记忆,凭构建时间线或主题网络来帮助记忆。
至于课程与教学论,这是主攻方向,理解课程设计的理念、模式和评价方法,以及如何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是考试的重点。我推荐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学习,这样既能加深理解,也有助于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学习方法上,我强烈建议定期复习和自我测试。每周设定一次模拟测试,以此检查自有的学习进度和理解程度。找到一个适合自有的学习环境和节奏也非常重要,无论是图书馆的一角还是家里的书桌,保持专注和高效的学习状态是关键。
阅读学术论文和经典著作能帮助你深化理解,提升批判性思考。如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学》等,都能提供丰富的理论视角。
参加一些学术讨论或者找导师教,你从他人的观点中获得新的启示,也能帮你更好地准备可能的论述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