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应用统计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复旦数学科学学院应用统计硕士考研复习注意事项与经验

复旦大学应用统计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记忆比较简单粗暴,理解就显得比较高深了。其实“理解”主要是针对《马原》这一科目而言的,这一以哲学为主的科目是有着很高的分值的,而帮助理解的方法包括:看《精讲精练》,听辅导班老师讲课,睡前和舍友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思考世界。这里我想强调一下,马原这一科目最好能自己画出框架,按照框架去理解记忆(其实最后考简答的时候都是在框架里的内容,你完全可以用排除法一个个去结合题干,看看哪个点或哪些点合适答题)
考研数学方面:
从三月至四月底,我集中精力研读高数教材,课后习题是关键环节,完成例题与习题能奠定坚实的高数基础。起初,我忽视了课后习题,这让我在后续实践真题时频频受挫。我选用的是李永乐全书中的高数章节,对于线性代数和概率论,则直接采用李永乐的线代讲义及王式安的概率讲义,这样的学习方法成效显著。一开始接触概率论时,由于大二时未曾专心听讲,感到有些困难,但一旦进入状态,就会发现它是相对简单的。我先看了张宇的概率论,却觉得内容不够精炼,难以理解。于是,我反复研读推荐的资料三次(还包括一本随全书赠送的配套练习,这也做了一遍,不过不做也无妨),直到十月末。接下来,从十月中旬至十二月初,我专注于历年真题,完成了近二十年的试题,尽量保持每日一练,严格控制时间,标记出不确定或不会的题目,然后对照答案评分,回顾相关知识。所有真题至少过一遍,再重复一次。最近两年的真题应保留,在考前几日作为模拟。十二月以后,重温基础知识的定义笔记等,有条件的话,可尝试张宇的最后四套卷,其难度较高。此外,我购买了660题,专练选择和填空,但由于时间紧迫,只做了一些便放弃,建议十一月前有余裕的同学可以试试,这对选择和填空题有很大帮助。再次提醒,务必扎实基础,切勿急于做真题,大纲上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必须掌握,无论你认为是否可能考到,这是经验之谈。
考研英语方面:
关于复杂长句,这是一个常被忽视但在应对真题时至关重要的环节。许多英语试题的关键难点就在于长句理解和常见词汇的不寻常含义。我们应当精通多种复杂长句的特点、构造及解析策略,并在阅读时有意应用这些技巧去剖析句子结构。(在此过程中,可以借助标点或符号,将句子分解,抓取主要信息)此外,还要尝试模仿这些长难句构建自己的句子(初期可先尝试简单的替换,逐渐就能自如地构造复杂句)。翻译长难句是提升能力的有效途径,完整翻译一篇文章后,比照参考书籍的译文,检查自己理解上的误差,再回看之前做错的题目能否解答正确,以及那些做对的问题是否有隐藏的陷阱,确保自己已全面领会文章主旨。切记,稳健的步伐反而能更快到达目的地!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统计学这门学科,基础理论的理解至关重要。你需掌握概率论的基础知识,包括随机事件的概率性质、条件概率、独立性、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等。这些概念构成了统计学的基石,理解它们有助于你深入理解后续的统计推断和假设检验等内容。
统计推断是统计学的核心部分。要学会如何从样本数据中推断总体参数,如均值、方差等。在这个过程中,t分布、卡方分布、F分布以及皮尔逊相关系数等统计量的应用和计算需熟练掌握。理解并运用z检验、t检验、卡方检验和F检验进行假设检验,是这部分的重点。
再者,线性回归分析是应用广泛的统计模型。不仅要理解和使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参数,还要理解残差分析、多重共线性、异方差性和自相关等问题,并能凭图形和统计量来检测这些问题。多元线性回归和逻辑回归也是必须掌握的内容。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论结合实践是非常有效的。多做题,尤其是实际数据分析案例,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例如,你尝试使用R或Python等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建模,这不仅提高动手能力,也能你在实际操作中深化对统计原理的理解。
,积极参与讨论和研究,无论是线上论坛还是线下小组,都帮助你拓宽视野,解决困惑。他人的思考方式和解题策略往往能给你带来新的启发。
定期回顾和整理知识点也很重要。统计学的知识点较多,定期梳理防止遗忘,加深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