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汉语国际教育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厦大海外教育学院汉语国际教育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厦门大学汉语国际教育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政治学习,无非就是遵循一定的方法。在复习时,我主要依赖考试大纲(就是那个红色封面的)、肖秀荣的1000题、风中劲草资料、历年真题集以及肖秀荣和任汝芬的最后四套模拟题。其中,我侧重于风中劲草、真题和肖秀荣的四套卷。由于我是文科背景,所以在政治上并未投入过多精力。大纲发布后我才着手准备,初期阶段主要是做1000题和研读大纲,做得比较马虎。1000题的作用在于帮助我们理解和掌握大纲内容,很多题目直接从大纲摘录并设计成填空选择题,技巧性不强,用来练手倒是挺合适。
实际上,到了后期,每个考生的政治知识点记忆大同小异,因为关键的时事热点就那么些,无论试题如何变换,都无法脱离这些重点。不得不提的是,肖秀荣的四套卷预测能力惊人,年年都能命中不少考点!尽管我一直强调教材的重要性,但实际考试后,我觉得适当信赖一些押题也是有益的,哈哈。毕竟,到最后,主观题大家都相差不大,真正拉开差距的是选择题部分,无论是单选还是多选,难度不小,稍有不慎就可能答错。因此,教材仍然是需要认真阅读的。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大概是小弟考研的这几门里的最强项了,依然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复习。想说无论是强项弱项都应同等对待,不能因为是强项而因此放松,弱项的话就更应该倍加重视。考研不考听力,主要是阅读和作文,因此我采取的是应试的复习方法。大概从4月份之后就开始做英语阅读真题,从93年的真题开始,到8月份基本做完一遍。期间做了一些模拟题(后来发现完全没必要,真题就够了)。对于单词书小弟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无论多厚的词汇书,只能看进去一、两个list,鉴于此,我在做完20年阅读真题后,结合一些考研班老师的经验(考研真题里的词汇重复度很高),决定把阅读真题里出现过的词汇总体过一遍,当时采用了有道词典的“单词本”功能,把20年真题里的生词全部筛出(一共700左右),然后收录进这个单词本里,并且在之后的4个多月的时间里,时常翻阅(艾宾浩斯曲线记忆法?)。就考试中的效果来说,这种方法很是好用,考场基本无生词,至于作文,小弟背了一个模版,一个模版就完全搞定了。看之后的得分情况,作文基本上给了一个不错的分数。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汉语基础”,这是核心课程,涵盖了语言学理论、现代汉语语法、词汇、音韵等多个方面。我在复习时,特别重视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记忆,例如词类、句型结构等,这些都是考试的基础知识点。我会凭阅读大量的汉语文章,提升自有的语感和实际应用能力。我还借助各种语言学教材和参考书,深入理解汉语的内在规律,这对理解和解答复杂的题目非常有帮助。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则更偏重于教学法和跨文化交际。这部分需了解不同国家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汉语教学。我建议大家多读一些关于第二语言习得和教学法的专业书籍,如Krashen的输入假设理论,Swain的输出假说等,这些理论将帮助你构建科学的教学理念。实践部分也不容忽视,模拟教学和反思是提高教学技能的有效途径。
在复习过程中,我发现做笔记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整理知识点还是记录疑难点,都能帮助深化理解和记忆。定期的自我测试也是必要的,凭做历年真题或者模拟试题来检查自有的学习进度。
利用网络资源也能丰富学习。比如,网上有许多优秀的语言学讲座和教学视频,你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学科知识。参加学术论坛或讨论组,与其他考生交流,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式。
保持好的心态至关重要。考研是一场持久战,合理安排时间,保证充足的休息,保持高效的学习状态。遇到困难时,别忘了寻找支持,家人、朋友或导师都成为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