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哲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人大哲学院哲学考研复习技巧与经验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政治的复习,没有太多的技巧。就是抓住教材好好看,而且一定要看仔细。我用的是任汝芬的四个序列,但重点在序列一,序列二随着看序列一做过两遍,感觉有的题出的太刻板,就是教材的原话抠出来,用来强化基础还可以,倒没必要死抠。想做题的话最好还是做真题,虽然近几年真题的考点不会重复,但是出题思路和考察方式还是很值得借鉴。任汝芬的最后四套题,内容比较多,质量一般,如果时间充足可以做一下。最后临近考试的时候,肖秀荣的四套题有必要做一下,个别大题还是有压中的可能性的。此外还可以背诵一下大题的答案,虽说不一定压准原题,但有些话在考试中还是值得一用。此外,最后疯传的20天20题的小册子也很值得一看。同样,它压准原题的可能性不大,但是有些话是万能的,可以拿来答题。我觉得文科的学习就是大量背诵,有些内容自己虽知道,但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远没有别人总结的言简意赅,而且多记忆一些句子,在答题过程中也会节省不少时间和脑力。
考研数学方面:
我对数学向来抱有浓厚的兴趣,数学成绩也一直保持优秀。本科阶段专攻金融,学习了高等数学等课程,回顾整个大学生涯,我最引以为豪的便是所有的数学课程都取得了满分的成绩。在数学学习中,我主要依赖的是李永乐的三本书籍:复习全书分阶训练、660题以及真题集。每天我会规律地投入三个半小时进行复习,按照计划稳步前进,并在市面上出现的各种模拟试卷中挑选一些来做。除这套书籍外,我还额外完成了张宇的最后八套卷和最后四套卷,随后便迎接了考试。对于数学错题,我的策略是在感到疲倦时或遇到类似难题时查阅,以此加强理解。此外,660题是一本专门用于锻炼选择题和填空题技巧的资料,难度较高,其中涉及的知识点既深又细。如果时间有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性地完成。
考研英语方面:
关于英语学习,我可以随意分享一下我的经验。我主要依靠参加辅导班进行学习。初期阶段,我专注于背诵词汇,并将语法规则与实际的真题阅读结合起来复习,这种方法比单纯研读语法书籍更为高效。在当月直到学期结束(七月),我完成了1997年至2004年的历年真题阅读部分;之后,我不断重复练习历年真题,自己归纳出解题策略和技巧,这些在实际运用中非常实用。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中国哲学,重点在于理解和把握其核心观念和思想体系。从先秦诸子百家到宋明理学,再到近代新儒学,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哲学主题。学习时,不仅要具体的观点,更要理解这些观点背后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思想演变脉络。例如,孔子的仁爱之道,老子的道法自然,都是需深度思考和解读的内容。
西方哲学的学习则注重逻辑推理和批判性思考。从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现代的尼采、海德格尔,他们的哲学观念往往有强烈的个体性和时代性。阅读原著,理解其论述方式,尝试用他们的视角去分析问题,这是提升理解力的关键。对比不同哲学家的观点,能帮助形成更全面的认识。
再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必修的基础理论。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需深入研读《资本论》等经典著作,结合中国的实际应用,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将使哲学思考更加现实和深刻。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首先是广泛阅读,包括教材、专著、论文等,尽可能多地接触不同的学术观点。其次是深度思考,对每个概念、理论都要有独立的见解和反思。再者,定期做笔记和整理知识框架,帮助巩固记忆,梳理思路。讨论和交流也非常重要,与同学、老师探讨,甚至参加一些哲学沙龙,凭他人的观点激发自有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