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机械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农工学院机械考研复习诀窍与经验

中国农业大学机械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的话,不需要非常早就开始准备,我是8月底开始的,看大家也差不多是这个时候开始的,用书的话,推荐肖秀荣全套,肖老师毕竟有着多年的出题经验,知识点的总结也比较全面细致,我基本上就是跟着肖老师的书,出一本买一本,紧跟着学,就没什么大问题了。一开始的一个月之内,主要是对照着教材,看完一章的书,就去做对应的练习题,这样多加巩固,精讲精练是要多做的,我是做了3遍,第一遍要配合着教材边看边做,第二三遍就主要抓错题,捡重点,这样的练习才是有意义的。关于政治,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在选择题上丢了很多的分,那你的分数必定不会高,这其中,尤其要注意多选题,一定要在平时的练习中找到陷阱容易出在哪里,考试的时候就要有针对性地去避免。选择题基本吃透之后,就要适当进行材料题的练习,学会怎么写答题要点,怎样把握得分点。然后差不多慢慢的时政什么的就要出来了,这个不难,多背背就好。肖老师的八套卷和四套卷要好好把握,近两三年肖老师的答题压的都相当准,真的很厉害,每做一套题,就要好好研究错题,不要将错题放过。材料题,四套卷做一做,八套卷有时间做,最后如果实在没时间的,四套卷的大题一定要好好背,我当时政治考试前一天晚上10点还在背四套卷大题,真的很好,我在考场上没有停下来过,一直在写字,我在选择题上稍微有点欠缺,大题答得蛮好,为我提了不少分。
考研数学方面:
暑假期间的强化,高数十八讲和线代九讲很认真的第二次研读,后面做了张宇的1000题(最痛苦,最难熬,也是遇到的第一次巨大的打击,你们做了自然明白)。十月份开始自己模拟数学考试,上午模拟,下午三个小时总结做过的卷子,重难点一步步的查漏补缺,一直持续到考试的前一天。同时跟着老师上课,学了不少做题的技巧和套路,还记了两大本笔记,我把笔记奉若至宝,因为它涵盖的面非常全,几乎是360度无死角,各种方法都很经典,方便你打开思路,当然,这都是后期我做真题的时候的感触了。有同学十八讲做了四五遍,我倒没有做那么多次,只做了三次,每一遍都是新感觉。只要你在学,就一定会思路慢慢的都打开。之后就是十月份的模拟,张宇的真题和八套卷,四套卷。在此就提一个事情吧,就跟老师说的一样,数学不能停,每天雷打不动三个小时做数学,卡点,时间一到立刻停笔。这个习惯从十一开始就一天也没断过。真题就这样,做完一遍又一遍,总共做了三遍吧,各种考场心态都练出来了,当然你如果想达到这种水平就必须把数学模拟真真正正的当回事。
考研英语方面:
我保持着每日精读一篇的习惯,全书收录了十年间的40篇阅读理解。每一篇文章我都仔细剖析了三次,这样一来,四个月就悄然流逝了。接着,我便开始专注于记忆作文素材,准备迎接考试。我的阅读步骤如下:首先,初次阅读时我会完成题目,并查阅并记住新词汇的英文含义,因为中文解释可能不够精确;其次,在第二次阅读时,我会再次做题,并将文章逐句翻译成中文。起初我用纸笔记录,但后来为了省事,我选择在脑海中默默转化成中文,同样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第三次阅读时,我会留意那些精彩的句子,打算用于写作部分。由于此时已接近复习尾声,我开始着手准备作文。至于翻译部分,其实无需额外大量训练,当你的阅读基础打牢后,只需要集中精力练习最近15年的翻译题目,掌握正常的语序以及如何将长句简洁地翻译成短句。每道翻译题价值两分,共有四个评分点,每个点半分。通常来说,答案由四个小句组成一句,据此可以推敲出合适的断句方式。
考研专业课方面:
《机械设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涵盖了机械工程的基础知识,如机构分析、机械零件的设计原理、材料选以及强度计算等。理解并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是取得高分的关键。我建议大家从基础开始,扎实地学习每一个概念,不要忽视任何一个细节。例如,齿轮、轴承、连杆机构的工作原理,都需凭大量实例去理解和记忆。
对复杂的公式和计算,我倾向于建立自有的笔记系统。将重要的公式整理出来,并配上简单的图示和解释,这样不仅能帮助记忆,还能提高解题速度。定期回顾和练习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凭大量的习题训练,真正理解公式的运用和计算的逻辑。
再者,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最好方式。我强烈推荐大家参与一些实际的机械设计项目,或者动手做一些小模型。比如,你尝试设计一个简单的机械设备,凭实际操作,你会对机械设计有更深的理解。这样的实践经验不仅提升实践能力,也能帮助你在理论学习中找到更直观的理解路径。
关注最新的科研动态和技术进展也是很重要的。阅读相关期刊论文,了解最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趋势,开阔视野,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有时候,面试老师可能会问到一些前沿的问题,提前准备总是有益无害的。
我要强调的是,团队学习和讨论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与同学一起探讨难题,互相讲解,提高学习效率,也能激发思考的火花。遇到困难时,不要害怕寻求帮助,有时候,别人的视角可能就是你突破瓶颈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