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上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复习技巧与经验

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最后一轮复习就是肖秀荣的背诵版和四套卷了,还有近两年的政治真题,都可以当模拟题来做,选择题错的多也不要慌,找出错误的原因再突击一下,8套卷和4套卷的大题,一定要背,会出现原题!如果没碰到原题也不要慌,逐步分析材料,根据之前背的框架,看哪个知识点与材料内容最贴近,按照知识点+解释材料的步骤回答,调理要清晰,尽量多写点。 接下来,自习室里还有我的研友开始都开始背《风中劲草》了,江湖传言这是一本编写的非常好的材料,知识体系划分的非常明显。但是可能我不太习惯该书的编写方式,并且因为当时的时间实在太紧张,所以三大本材料我浅尝辄止了,当然,我还觉得他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神奇。第二轮我主要依靠的材料是肖秀荣考点预测和肖秀荣八套卷,并且顺手还把去年的四套预测卷拿来做了。感觉还不错,反正就是一个查漏补缺的过程。不知道为什么,我一直很迷信肖秀荣系列,可能是用着顺手的原因吧。
考研数学方面:
虽然我的数学考的不是很理想,没有达到预期的水准,但我想给大家讲一下我的思路,给大家一个参考。首先,心态要好,我就是心态过于紧张,导致我考数学前一天晚上失眠,第二天头都是蒙的,最终导致发挥不理想。其次,平时的积累。要相信数学是量变引起质变的。一开始对照着复习全书好好的去思考每一个知识点。一开始肯定有很多不懂得,不要着急,除了非常聪明的人,大部分人都会这样。你只要耐心的看下去,用心的思考,多看几遍全书,每一遍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在看全书的过程中,穿插的做题。刷两遍全书,做一本习题,遇到不会的去思考,然后再看全书。往复下来,你会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好像学通了。之后就把重心放在刷题上,刷一段时间再去看全书,你会有很多收获。
考研英语方面:
我采用的英语复习方法如下:首先独自完成一套试题,接着跟读解析再过一遍,随后自行整理笔记和语句结构,然后重温历年笔记并归纳题型,整个过程从暑期开始,持续到十一月初左右,这样大部分题目我至少看了四次。之后,我会挑选近三年的文章深入研读,并记忆一些句子,如果有空闲时间就会坚持背诵,否则就暂时放下。对于完形填空部分,我认为它侧重于检验日常积累,不会涉及过于复杂的语法规则,但相似词汇间的细微差别往往令人困惑。因此,平日里积累常用短语、各种词性和词组的用法显得尤为重要。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固体物理的学习,基础理论的理解至关重要。你需掌握原子结构、晶体学基础,包括晶格类型、晶面指数等基本概念。这些基础知识会贯穿整个固体物理的学习,为后续深入理解固体性质奠定基石。对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如波粒二象性、薛定谔方程等,也需有深入的理解,因它们是解释固体中电子行为的关键。
固体的能带理论是核心部分。理解能带结构、费米面以及半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需结合量子力学的知识进行深入探讨。这部分内容不仅理论性强,应用广泛,是理解和研究许多材料特性的关键。建议凭做题来加深理解,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计算禁带宽度、分析材料的导电性等。
再者,热力学和统计物理的部分也不能忽视。虽然在固体物理课程中可能占比不大,但它们对理解和预测固体在不同温度下的行为非常重要。特别是配分函数、熵和自由能等概念,要能够灵活运用到固体的热性能分析中。
实验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了解并理解常见的固体物理实验技术,如X射线衍射、电子显微镜等,帮助你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升综合能力。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采用“读-思-练”的模式。阅读教材或讲义,理解每一个概念;思考这些概念如何相互关联,形成自有的知识网络;接着凭做题和模拟试题,检验自有的理解并巩固知识。定期回顾和总结是非常有效的学习策略,它能帮助你在脑海中构建起一个清晰的框架,使知识点条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