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院(国科大)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考研心得重点与经验

中国科学院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的建议是不要死记硬背,也别依赖神马押题书。如果你是理科生,政治一定要早看,千万别等九月红宝书出了在看,文科生的话等红宝书出了也不迟。感觉答题的时候根本没有什么需要你原封不动的被原话的地方,把概念的用词说对,用语规范一些就可以了,背原文太浪费时间了。另外也别依赖所谓的押题书。的确,这些押题书确实会押中一些,但是你要知道,依赖押题可能让你上线,但在竞争中一定会成为你的拉分科目,毕竟仅上线是没用的。还有一个教训:我在考政治的时候,没有带手表,结果时间没把握好,前面的答题字迹整齐(使用歌尺避免跑偏),最后一道大题答得很仓促潦草……所以提醒大家,政治也要分配好时间,尤其当你想用整齐的卷面多争取几分的时候。
考研数学方面:
由于基础知识薄弱,连最基本的概念都模糊不清,我觉得单纯看一遍教材帮助不大。对于线性代数,我强烈推荐李永乐编写的那本红色辅导书,它概括得极其精炼。我在打牢基础后开始做这本书,一直持续到六月。暑假是关键时期,我进行了全书的第二轮复习,这时我才感到做起数学题来稍微轻松了一些,但仍需依赖辅导书的帮助。到了十月,我开始接触真题,梳理常考知识点并集中精力学习,进一步巩固概念。随后,我进入了模拟考试阶段,不再查阅任何参考资料,设定时间自我测试,以此发现不足之处。数学是考研的关键,每天都要坚持做题,直至考试前一天!另外,我还做了660题,这本资料专门训练选择题和填空题,题目难度较高,涉及的知识点深入而细致。如果时间紧张,可以选择不做。
考研英语方面:
我具备扎实的英语基础,不过学习策略也相当常规,主要依赖大量阅读和记忆。我认为语法与词汇是关键,如果语法薄弱,我会推荐购买一本高中的语法教材深入学习。至于单词,我从7月开始,持续到10月下旬,每天专注一个单元,通过不断的重复来加深印象,通常需要进行大约三轮的记忆。初期,一个单元可能需耗时50分钟左右,到了后面两轮就会快很多。我的每日英语学习时间控制在两个半小时以内,记完单词后,我会专注于阅读理解,首选是黄皮书系列,包括基础和提升版的阅读,以及完形填空、新题型、翻译、作文和真题解析等全面的资料。说到真题的利用,我不建议简单地重复做题。我采用的是按部分划分的珍藏版,阅读和作文分开。首先完成整套试卷并核对答案,然后详细研读那个厚厚的本子,标记出精彩句子,甚至抄录下来,后期集中时间背诵,以增强语感和积累素材。这些工作大致在半个月内完成,之后可以尝试做一些模拟卷。
对于作文复习,我认为积累丰富的表达至关重要,牢记一些高质量的句子很有帮助。其他诸如结构模板等相对简单,只要理解和灵活运用即可。要知道,作文是分层次评分的,首先要归类,然后再根据类别打分,因此确定作文的档次非常重要。仔细研究评分标准,你就能明确努力的方向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信号与系统”主要研究的是信号的产生、处理和传输,以及系统的建模和分析。在学习初期,理解基本概念是非常关键的,比如连续时间信号与离散时间信号、时域与频域的关系、线性时不变系统等。这些概念是构建整个知识框架的基础,需深入理解和熟练运用。
对信号部分,掌握傅立叶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是至关重要的。它们是从时域到频域转换的主要工具,帮助理解信号的本质特性。在复习这部分时,不仅要公式,更要理解其物理意义,凭大量习题练习来提高计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系统部分则侧重于系统的性质分析,如稳定性、因果性和频率响应等。这里,Z变换和状态变量分析法是重要工具。理解并能灵活应用这些工具,有效分析和设计各种系统。
在学习过程中,我一直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我会用MATLAB或者Python进行模拟实验,凭编程实现傅立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等,这样既加深了理解,又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我还特别注重课堂笔记和历年试题的整理。每次上课后,我都会详细整理课堂上的重点和难点,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历年试题的反复练习也我熟悉了考试的题型和难度,提升了应试技巧。
团队学习也是我备考的重要策略。会定期组织讨论会,共同探讨难题,互相学习,这样的互动使得学习过程更为有趣且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