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人大智慧治理学院电子信息硕士考研备考方法与经验

中国人民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今年我一直遵循肖秀荣老师的指导,认为政治复习无需过早开始。十月开始是完全可以的。初期,我使用了《精讲精练》搭配《一千题》,反反复复做了大约三四遍,着重整理常考知识点。然后,我深入研究了过去十年的真题,摸索其命题模式。最后阶段就是集中精力做八套卷和四套卷,这个大家都很清楚。对于马原中那些较为抽象复杂的部分,我主要依赖《精讲精练》来理解,它帮助我构建了一个大致的知识框架。在冲刺期间,我每天都背诵八套卷和四套卷。有人会问这样是否真的能预测到题目,但我认为,背诵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流利表达,懂得如何措辞恰当,显得有深度和广度。
考研数学方面:
我于三月中旬启动了数学复习计划,入手了李永乐的复习全书作为起点。初次翻阅时,确实感到有些吃力,尤其是微积分部分,由于大学一年级学习的知识已模糊不清,重新掌握颇有挑战性,再加上全书中的习题难度超越了教材。因此,我决定从基础知识着手,逐步提升难度。第一遍研读全书较为缓慢,有时花费数小时也只能消化寥寥几页,遇到许多难题在所难免,此时不必过于焦虑,因为这是很自然的现象。如果首次通读就能解答所有题目,那就可能低估了李永乐的深度……直到六月底,我才完成了全书的第一轮阅读。
暑假期间开始了第二轮学习,由于之前打下的基础,这次的速度明显加快,很多内容我已经能熟练掌握。接着,我集中精力攻克那些尚未理解的部分,尽管不能保证全部明白,但我会尽力去争取。听课时做笔记至关重要。到了暑假尾声,我已经将全书完整地看了一遍。随后,我用几天时间回顾整理的笔记。紧接着,我购入了一本660题,在第三次阅读全书的过程中,我会在晚上挤出时间做660题的选择题。这时,由于教师已经讲解过专题训练,我发现这些题目并不像他人所述那样艰难。
考研英语方面:
考研英语可以说是最需要重视的一门课。很多考研的同学都是因为英语单科差两三分,只能调剂。英语我从3月份到考研一直没间断过,3月份开始到暑假前,英语基本就是只背单词,很多人背的是那本绿皮的乱序版,包括我一开始也是,不过我建议还是不用背这本,因为单词太多了,有些单词十几年都没出现过一次,根本不用背,最好去找下那些按历年出现频率排列的单词书,我后来找了本词汇书(具体名字忘了,不过这类书还是比较多的)把出现过两次以上的单词都背了,基本就可以了。阅读我是从暑假开始复习的,不需要去做什么模拟题之类的,只要把真题弄透了,基本就没什么问题。至于英语其他版块,写作背大概十几篇范文够了,考试时一般能用上的。考试时我先写作文,在做翻译和阅读,完型我时间不够了,ABCD乱写的。。0.5分一个空,做对4个才够阅读一个选择题,花太多时间浪费。考试时做我旁边一女生,貌似是从完型开始做的,结果时间到了,作文那边还有一半空的,得不偿失。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的灵魂,理解并熟练运用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图等各种数据结构是基础中的基础。我在复习时,特别注重凭实际编程练习来深化理解,例如用Python或C++实现这些数据结构,这样既能提升编程能力,也能更好地理解其内在逻辑。
算法分析是衡量问题解决效率的关键。我深入学习了排序、查找、图论等基本算法,并凭LeetCode等在线平台进行大量的实战训练。理解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的概念,能够帮助评估算法的优劣,这是必不可少的技能。
再者,计算机网络的理解需对TCP/IP五层模型有清晰的认识,从物理层到应用层,每一层的功能和协议都需理解透彻。我会结合RFC文档和实际网络通信过程进行学习,模拟网络环境进行实验,加深理解。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基石,它的内存管理、进程调度、文件系统等内容都需掌握。我推荐阅读《操作系统概念》这样的经典教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使用Linux系统进行操作,直观地理解操作系统的运行机制。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感持续学习和动手实践的重要性。理论知识需不断巩固,实践则能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利用好网络资源,如MOOC课程、论坛讨论,都能帮助拓宽视野,提高学习效率。每个知识点的学习都需时间和耐心,但只要坚持不懈,一定能在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上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