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化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地大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地球化学考研复习技巧与经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化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提议在政治学习上投入的时间无需过多,对于文科生而言,从9月到12月的三个月内足以完成复习。理科生则可提前一些时日开始。复习策略主要是掌握知识点并进行习题演练。首先,理解并熟记知识点,然后通过做题来检验记忆,将错误的题目标注出来,并强化记忆。在最后一个月,用半个多月的时间去做各大教育机构的模拟试题,再用剩下的半个月专心背诵模拟题中的简答题,这样的安排便绰绰有余。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参考资料,好的教材能助你事半功倍,以下是我强烈推荐的书籍:基础教材包括《风中劲草——考点》、《风中劲草——习题》以及《风中劲草——答案》;最后冲刺阶段的模拟题集有《蒋中挺最后四套模拟题》、《肖秀荣政治冲刺模拟题》和《任汝芬最后四套模拟题》。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的复习一般在下午和晚上,上午看数学容易困,数学最好先看一遍课本,做做例题课后题之类的,但是别纠结于课本,毕竟那不是大纲,我当初就陷进课本里去了,课后题认认真真做了两遍,现在看来纯属浪费时间!课后题别全做,做做计算就行。全书我用的张宇十八讲九讲,我觉得挺好的,尤其是高数,你值得拥有!数学题的套路一共就那些,万变不离其宗,自己多整理题目套路,类似的题型做个对比,会很受益的!把自己的笔记看个三四遍,甚至要求背笔记,由此可知数学笔记的重要性。基础阶段数学的主要任务就是上课,做笔记,复习笔记,尽量看全书就行了。
考研英语方面:
单词,我认为拿着一本单词书每天背来背去的方法是不可取的,我自己是听了两遍5500词汇,觉得还不错,觉得真是弄懂了单词。由于七到九月复习司考时间太仓促,这段时间没有练习英语,这时每天抽出五到十分钟练习完型是个比较明智的选择,做完形练习速度培养语感熟悉单词,这些花很少的时间就可以做到。一个小时每天做两篇阅读,当然还是做真题,对于做过很多次还是错的题争取背下来,对于已经记住答案的题要注意分析选项的设置以及选哪个不选哪个的原因。我对阅读最大的感触就是四个字:回归原文!做阅读的时候不要掺杂个人的阅历和想法,要忠于原文,注意选项和原文进行比对,善用排除法。另外一个小时要用来练习作文,我准备作文的方法很简单,就是背范文背例句背模板,不要太刻意追求所谓的押题。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地质时间尺度至关重要。从46亿年前的地球形成到现代,每一个地质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环境特征和生物演化事件。掌握这些时间线,能帮助更好地理解地质历史的演变。
岩石矿物学是基础中的基础。了解不同类型的岩石——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它们的形成过程、结构和特性,是理解地壳物质循环的关键。矿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也是野外识别的重要依据。
再者,地层学和构造地质学是理解地球表面形态和地质事件的工具。地层学教如何凭岩石的顺序解读地球的历史,构造地质学则揭示了地壳变形和板块运动的秘密。学习这两部分时,多做图解练习,理解和应用地质原理,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
古生物学虽然不是所有地质专业的必修,但在地球化学中也有重要地位。它提供了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证据,帮助重建过去的生态环境。学习古生物学,需结合化石和地层信息,进行系统的学习和记忆。
地球动力学是将上述所有元素整合在一起的理论框架。它探讨的是地球内部的动力机制,如板块运动、地磁场反转等。这部分理论性强,需理解并运用流体动力学、热力学等基础知识。
在复习过程中,我建议采用“由大到小,由整体到局部”的策略,先理解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大框架,再深入细节。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最好方式,多参与实地考察,观察和分析真实的地质现象,会你对理论有更深的理解。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构建自有的知识体系,也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