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能源动力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大程科学学院能源动力硕士考研复习方法与经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能源动力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至于政治,以我自己的经验,政治一定要上一下辅导班,因为我们大多数人对考研的政治都不熟悉,自己看书有些东西会比较难理解,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在没有老师的讲解下会感觉晦涩,这样就会在政治上费时且效果差,所以我认为选择一个好的辅导机构是很必须的。 由于内容太多,又太细碎,很容易忘,要及时回头复习。要选择好的辅导书,根据大纲的章节把具体章节的真题汇总起来,这会让你明白哪些地方是出题点,进而有针对性的对一些内容加强记忆,避免端着厚厚的大纲看来看去,满锅里找不出个豆的混沌感觉。至于那些押题包括英语的,建议大家不要信,年年都说能押中题,也没见得他们押到什么题了。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教材是高数教材同济第六版,线代同济第五版,概率论浙大第四版。我是按照高数线代概率论复习的,先看课本然后做课后题。从三月份到六月底都是看教材做课后题。七八月份一直九月上旬才把这三本书写完。九月中旬开始做张宇1000题,这个1000题真的是做的很崩溃,题还是蛮难的,而且量大,一直做到十一结束。有些人做题不会就直接看答案,但是我不是,我给自己规定一天要做50道题,然后就开始做,不会就放那,最后统一对答案。1000题是真的从头至尾认认真真做了一遍,把不会的做错的圈起来,第二遍只看这些圈起的,第二遍还是做错不会就写到错题本上。十一过后就开始做真题,还是张宇的,真题大全解,好像是从1987年开始的。其实从1987到2004年题目还是很简单的,我是一天做一套,结果我做了一个月,大概是真题做完十一月快中旬了。后来我问别人发现他们在10月份已经把真题做完了,所以你们2004年之前的完全可以一天做两套题。然后就做张宇八套卷张宇四套卷,八套卷四套卷很难,我基本上要花4到5个小时做一套卷,有时候分两天做,中间还夹杂做了几套叶盛标的卷子,然后还整了错题,这个做的时间蛮长的,好像是一直到12月10号。然后做合工大5套卷,后面基本是两天一套数学卷,合工大做完已经12月21号22号了。到最后不要因为要背政治而忽略了数学,每天至少2个小时做数学题。我就考研的前一天没有写数学,因为第二天是考政治和英语,在狂背政治。考数学的前一天晚上我还做了一套卷子是挑着做的,结果就做到一道和第二天考的数学很像的一道题,不过我做的那道题比考研的那道题要简单。数学是需要扎扎实实的一道一道做出来的。我数学写了整整4本笔记,这个笔记真的是我的心肝宝贝,基本上做每一道题,它的做题的思路还有各种要用的公式,笔记里都有,那四本笔记真的是一直看到考试前。
考研英语方面:
对于考研英语而言,掌握词汇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我推荐每天都坚持记忆一定量的单词,并确保能认真完成。我个人的做法是每天攻克两个单元的词汇,将不熟悉的词汇记录在便于携带的单词笔记本上,然后随时随地查阅复习。此外,可以下载一个自己喜爱的单词学习应用,利用如等待公交车等任何碎片化时间来反复背诵。在感到疲惫或刚开始阶段,《恋练》这本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效果颇佳。
考研专业课方面:
热力学的基础知识是理解所有后续内容的关键。需深入理解热力学四大定律,特别是第二定律中的熵增原理和卡诺定理,这是分析任何热力过程和设备效率的基础。掌握各种热力学循环如卡诺循环、奥托循环、Diesel循环等,对理解实际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极其重要。
流体力学部分,要熟练掌握流体静止和流动的基本规律,例如伯努利方程、连续性方程和动量方程的应用。在处理复杂流动问题时,了解并能运用纳维-斯托克斯方程是非常重要的。熟悉流体的粘性和湍流特性,也是解决工程问题的关键。
再者,传热学涉及到热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基本传热方式。理解傅立叶定律、牛顿冷却公式和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并能灵活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关键。特别地,理解和计算多层平壁、圆管内的导热及换热器的设计计算,是传热学中的重难点。
在学习方法上,理论结合实践是最有效的方式。除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我还积极参与实验室的实践活动,凭模拟实验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做大量的习题和案例分析是必不可少的,这有助于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会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将知识点系统化,形成自有的知识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