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地大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复习指南与经验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我从9月中下旬才开始政治的复习,原谅理科生的我基础太差,用了好久仔细看了一遍肖秀荣的详解,还是看的云里雾里的,像大多数前人一样,我也不推荐大家过早的开始复习政治,和英语不一样,政治前期其实不需要那么多死记硬背,大概知道个主线就好,但最晚9月也要开始了。然后我便开始进入了刷题状态,通过题目记背知识点其实就基本足够了。但是我想告诉大家的是,那些老题库的东西用处并没有那么大,所以时间还是要合理运用。我把肖1000,风中劲草以及大纲的选择(尽6000题)都刷了两遍,错题又刷了1遍。再加上后期各种押题卷,肖4肖8,任汝芬,阮晔什么的我也都做了,但是真到战场上你会发现还是有疏漏。总体来说,你应该做的是,基础,找一两本基本就够了,千万别太多浪费时间。然后紧跟当年的政治报告!说三遍!!!最后大题背题为主,答题方法为辅。在这我分板块给大家梳理一下:马哲 理解为主,概念最重要 我报了班,有老师带我。选择主要是以理解概念和原理为主。大题方面,给大家的建议是,把大点能背的都背下来。也并不多,而且都是一些套话,比较相近,每年就考这些,。而且这道题应该是拿分点,争取不要丢分。大家大题的复习往往都是最后一个月狂背各种押题卷,但是你到时候会崩溃,因为太多,又时间太紧,所以建议大家还是把哲学早早背完,会轻松很多。答题时,先写原理再分析材料,几道题书写基本都是这个套路。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找不准原理,那怎么办?多看题肯定有用,去挖关键词,找出题人的提示点和题眼。再有一个就是刚刚说的,再去审视下原理的概念,或许你就知道为啥你说的这个原理不适合这里了。
考研数学方面:
阅读材料:从全面复习数学全书到专注于660题,再到解决历年真题。大约在七月下旬至八月初,我启动了全书的复习,这本书我个人非常推崇,建议首次学习时要深入理解,不仅是练习题,还包括解题策略和技巧。我前后读了两遍,差不多完成了大部分题目。接着,我开始了660题的训练,虽然人们对这本教材的看法不一,但我认为它是个不错的实践工具。到了十月份,看到许多人开始做真题,我也跟随步伐加入其中。我重做了两遍真题,没特意整理错误题集,但把错题用红笔标记出来并复盘了两次。在整个复习过程中,数学全书几乎成了我的常伴,经常查阅相关知识点。后来,我还精简出几页关键知识点笔记来帮助记忆。最终考试中,我犯了两个错误,这是预料之中的,毕竟我的数学基础并不牢固。但我认识到,通过大量的学习和练习,依然可以在考试中取得满意的成绩。关键在于,务必保持细致,务必保持细致,务必保持细致!
考研英语方面:
我是不会背单词的,总觉得枯燥没有盼头,但有些同学是愿意跟朱伟的恋恋有词或者其他老师背单词,方法各异,我简单介绍我的。我从一开始就做真题的阅读,从九几年的题开始做,刚上手真的看不懂,几乎全错,自己也会受打击什么的,但是这个时候正确率是最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我可以大致了解考研英语的题材和体型设置以及重复率很高的词,当词出现在情景中更能给我留下印象。每天一篇很细的扣下来,进度很慢但是不需要急,会越来越快。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GIS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至关重要。GIS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工具,它是一种集成空间信息、分析数据并进行决策支持的科学方法。需掌握地理坐标系统的种类和转换,了解空间数据的结构,如矢量和栅格模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还要对空间数据分析的基础,如拓扑关系、缓冲区分析等有深刻的理解。
编程能力在这个领域同样重要。Python是GIS领域的主流语言,要熟练使用GDAL/OGR库进行空间数据处理,利用NumPy和Pandas进行数据分析,以及使用ArcGIS或QGIS的API进行地图制作和空间分析。了解数据库管理,如SQL,对高效管理和检索大规模空间数据也是必要的。
再者,项目实践是提升GIS技能的关键。凭完成实际项目,比如城市规划、灾害风险评估或者环境影响评价,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这个过程中,需学会如何定义问题,收集和整理数据,选合适的分析方法,清晰地展示结果。
在学习过程中,我也发现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同样重要。许多GIS项目都需跨学科合作,理解和解释工作给非GIS背景的人听是一项挑战,但也是一个提升自我表达和协作能力的机会。
持续关注GIS的最新发展和技术趋势也很必要。GIS是一个快速发展且应用广泛的领域,新的算法、软件和硬件不断涌现,需保持学习的热情,积极拥抱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