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石大新能源与材料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复习技巧与经验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科目的复习通常在后期阶段展开,进入11月中旬后,需要逐渐提高对该科目的学习时间,从初期的一到两小时提升至每日三小时。此时,重点应放在大量练习选择题上,因为这部分占了50分,包括16道单选题,每题1分,总计16分,以及17道多选题,每题2分,合计34分,它是决定政治成绩的关键。特别是多选题,要想取得高分,必须在这部分稳定发挥,达到35-40分是比较理想的分数,当然分数越高越好。我当年选购了肖秀荣的《冲刺8套题》,每天都模拟完成一套选择题,大约耗时30分钟,然后自我批阅。遇到疑惑之处,我会立刻查阅《风中劲草》或《大纲解析》来深化理解。同时,我也重新温习了之前做过的《1000题》。这时市场上会出现一些关于时事的辅导材料,推荐购买一份,以便了解本年度的重要事件。这样的选择题强化训练持续约一个月的时间。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这是一门高技术的公共课,需要的是长期不间断的投入时间和精力。说一下我的数学参考书:高数课本上下册、线性代数课本+李永乐复习全书+660+李永乐真题解析。
考研英语方面:
9月份的时候单词还才认识了不到一半,做阅读真题还是一套卷子六七个的错,本来英语底子不错(虽然大学三年也都没怎么学英语,四六级也都是飘过),英语最重要的就是单词!!!做阅读为什么错的多,因为你单词不认识啊,说白了就是看不懂嘛。所以九月份一看这错误率确实捉急了,就赶紧找补救办法,这里真的真的要感谢曲线记忆法,以前一直以为都是扯得,用了之后才觉得真的是大!写!的!好!用!当然,这属于急救方法。你现在如果有时间,一定要开始背单词,不管用什么书,顺序的还是乱序的,不要觉得你记不住,这种东西就是要反复记才行。一直这样坚持到九月份,基本上你一半多的单词都记的很熟了吧,这时候再用曲线记忆的方法就事半功倍了。大概是50天的样子,早上晚上都有背诵任务,有那种记忆表的,就是早上背A,晚上背A,第二天早上B,晚上AB这样,我是打了一份顺序简易版的5500大纲的词汇,按照字母每天这么背的,一天都不能断。后来有同学告诉我其实人家是按照均分而不是字母顺序来的,但我复试背单词的时候均分了一下来背发现效果太差,所以还是推荐大家就按照字母顺序来,可能今天背C部分很多,过几天天背E部分又很少,但是不管多还是少都要坚持,这样效果比较好。反正楼主背了十天之后就觉得自己的英语有救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科学基础涵盖了晶体结构、相图、材料性能和加工工艺等多个领域。对晶体结构,理解晶格、晶向和晶面的概念至关重要,要熟练掌握布拉伐格子和倒易点阵的应用。在相图部分,你需深入理解单组元、二组元和三组元系统的相平衡条件,以及如何凭相图预测材料的热处理行为。
材料的性能是考察的重点。包括机械性能如强度、塑性、韧性等,物理性能如电导率、磁性、热膨胀等,以及化学性能如耐腐蚀性和抗氧化性。这些都需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理解和记忆,因理论知识只有在应用中真正活起来。
再者,材料的制备和加工工艺也是不容忽视的部分。从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各种转变过程,如熔炼、锻造、铸造、焊接、粉末冶金等,都需熟悉其原理和步骤。这部分的学习需结合实验,实践操作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复杂的工艺流程。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采用“理解-记忆-应用”的三步法。凭阅读教材和参考书,深入理解每一个概念和定律;,凭做笔记和绘制思维导图来巩固记忆;凭做题和模拟实验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具体问题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还推荐使用在线资源,如Khan Academy或Coursera上的相关课程,它们提供了丰富的视频讲解和互动练习,帮助你更直观地理解抽象的知识点。积极参与讨论论坛,和其他考生交流心得,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