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人工智能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首师大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考研备考指导与经验

首都师范大学人工智能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楼主是一名文科生。10月底开始看大纲,但是看了一遍后觉得啥都没记住,后来就放弃了。然后一直没动过政治,大概11月底,开始重新看大纲,当然只看哲学那部分,因为这块最难需要理解。基本上考前两周才开始背诵。当时买了肖秀荣的背诵版和最后4套题。狂背了两周,把肖的东西背了4~5遍,大家一定要记得这个时候其他科目基本已经定型,但是政治提升的空间很大。最后情况还算乐观,楼主政治考的还可以,虽不是很高,但还算满意,因为自己在政治上并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付出了很多。书籍的话,我是做《1000题》,买《风中劲草》,这段过程中留意蒋老师的《真题百分百》,及考点总结等书,包括肖老师的,都买一下看看。《风中劲草》的选择题考点背起来,大题考点读起来,相信潜移默化的力量。
考研数学方面:
从7月20日到9月,每天白天基本都给了数学,从10月多开始做张宇真题大全解,因为我觉得真题有30多年,我自己计划是每两天做完一张,一天做题,一天修改,这样做完真题也得两个月,所以分章节强化阶段最好在10月弄完。真题前面有挺多年的和现在的题型格式不一样,做的时间可以安排少一点,后面满分是150卷子的自己就都是按标准时间和打印了标准的答题卡来做和计分的。到12月多一点做完了真题大全解,后面就买了闭关修炼和8套卷,8套卷做的很吃力,所以后面对数学感觉有点慌,四套卷也就没买了,偶尔还会拿出以前做过的历年真题再看看来找点信心。
考研英语方面:
考研英语复习进度参考:5月前背单词,之后每天反复记忆。单词不好,绝对拿不到理想分数。(对于背单词有两种方式可行:A一个月快速解决所有单词,之后每天半小时复习,参考《杨鹏17天搞定GRE单词》。B做真题时候背单词,扫下10年真题,保证每个单词都会。A方法需要超人般的意志力,30天中大概有7天每天7-8小时背单词,虽然开始比较痛苦,但解决后半年无忧。B方法需要考研前就有一定单词积累,每天随着分析真题记忆单词,舒服惬意,但如果之前单词太弱,一张真题上70%单词都不会那也会很痛苦的)5-6月每天两篇英语阅读,可用的书老多了,但参差不一,《新东方考研英语阅读理解》(上半本偏简单,下版本偏难)、《张剑黄皮书考研英语阅读理解150篇》(比较难,难在超纲单词多,但出题思路还不错),我用的这两本,其他的也没找到很满意。检验一本考研阅读理解书的好坏需要分析其考察点,这两个月也可以做份真题,体会出题思路,研究各路大牛的英语学习方法,7-8月关键时间段,开始研究考研真题,强力推荐《张剑考研英语真题黄皮书》,重点是每份真题的阅读理解。对翻译,研究翻译不到位的地方,抄录自己觉得很赞的表达句式,用在作文上。(这一套下来至少3小时,让你心力憔悴,但效果还是极好的,既练习阅读还巩固了翻译和作文,是前期打基础的关键)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数据结构的本质是至关重要的。数据结构并非仅仅是关于如何存储和组织数据,它更关乎效率和优化。理解不同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图等)的特点,以及它们在算法中的应用,是基础中的基础。例如,了解数组的一维、二维及多维形式,理解其连续存储的优势;掌握链表的插入、删除操作,明白其灵活但消耗额外空间的特点。
深入研究算法是提升的关键。数据结构往往与算法紧密相连,比如排序和查找算法。熟练掌握冒泡、选、插入、快速、归并等多种排序算法,并能分析其时间复杂度,这是基本要求。对查找,二分查找、哈希查找等都是重点。要理解这些算法的适用场景,何时使用哪种更为合适。
再者,动手实践不可忽视。理论知识是基础,但只有凭编程实现真正理解和掌握。利用Python、C++或Java等语言实现各种数据结构和算法,不仅能加深理解,也有助于提高编程能力。在实践中,你会发现一些理论上的问题,如内存管理、效率优化等,这些都是书本上学不到的宝贵经验。
熟悉并掌握图论也是必要的。图在人工智能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如网络爬虫、推荐系统等。深度优先搜索(DFS)、广度优先搜索(BFS)、最短路径算法(Dijkstra、Floyd等)都需深入理解和实践。
理解和运用抽象数据类型(ADT)是高级阶段。ADT是对数据结构的一种逻辑描述,不涉及具体实现,如队列、堆、集合、映射等。理解ADT帮助更好地设计和分析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