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电子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院(国科大)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物理电子学考研备考要点与经验

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电子学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起初购买了大纲,简略地浏览一遍便耗到了9月底,这时我才开始边听课边记笔记,清晨也会抽空翻阅。大纲初次阅读无需过于细致,毕竟耗时颇多,主要是重温高中知识并初步理解。记得笔记越积越多,压力也随之增加,但到了9月底,大纲看完并配合着做了1000题后,解题速度提升,紧张感也减轻了。一开始不必急于求成,多数人都在同一时期起步,关键是要每天都专注地学习。1000题从10月开始做,单选与多选同时进行。11月则专注于回顾1000题的错误题目,并提炼出关键知识点。至于《精讲精练》,我没有全部看完,因为它太厚重,且公共课程的要求并不算太高。接下来是八套卷和四套卷。我只做了八套卷的选择题,由于时间紧迫,大题部分就未涉及。四套卷我留到最后两周才动手,考试前四天才开始背诵大题,直到考前一天,我才勉强背完一套半,真是背到泪水涟涟。第一轮背诵结束已近晚上11点,再过一轮已是午夜12点。我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强,如果你易感到焦虑,建议提前准备。
考研数学方面:
我先用的是李正元的复习全书来学习高数(就是粉色的),这本复习全书很厚蛮全的,好像大多数人爱用李永乐的。我对自己的学习自律性进行提升和训练,学了很多实战经验,后面做真题感觉特别有用。买的是李永乐的真题及解析,认认真真做完每套真题,认认真真看解析。各位同学复习的话第一遍就是仔细看全书,概念公式自己不会的不熟地做记号,做全书的题,不会做的再看答案,把自己不会做的或者做的不熟的题目标上记号,以便以后复习。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是我的强敌,因为我没有学习英语的天赋,可以说对英语并不敏感。我从4月份左右就开始准备英语,因为我觉得英语对于我来说是个持久战。大概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4—6月份),侧重点是背单词,这是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可以说它贯穿了我们考研的始终。单词书用一本就可以,我用的是红宝书,那本厚的大概背写了3遍,之后一直用的是那本薄薄的小本,一直背,每天都在背单词。刚开始可能比较慢,大概保证一天两个小时的单词背诵,这时可以结合着96年之前的真题练手,注意一定要重视真题,珍惜真题,也可以偶尔做作黄皮书的阅读多少篇,对错不要太在意,多积累单词。每天保证至少两篇的阅读理解。第二阶段(6—10月份),这一阶段单词差不多记完了,所以要侧重阅读理解,但是单词还是每天都要背,需要40分钟左右。最好保证每天下午做一套真题,一定要认真分析真题,每一个单词都不可落了,还有里面的长短句都要搞懂,如果有精力,背诵几篇经典的真题阅读就更好了。其实这一阶段已经在提升你的翻译能力了。第三阶段(11——12月份):每天大概20分钟熟悉一下单词,每个星期做一两套真题就可以了,要把握时间。到最后时间紧张,每天可以只写一两篇阅读就可以了。另外练习一下完型、翻译、新题型,还有自己把热点话题练习一下写作,可以找同学互改一下,也可以背诵几篇范文,然后形成一篇自己的模板作文会更好。
考研专业课方面:
普通物理涵盖了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量子力学等基础知识。在我看来,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首先要建立起对物理现象的直观感知。例如,在力学部分,需理解牛顿三定律,并能运用它们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运动现象;在热学中,分子动理论和热力学定律是核心,要学会如何凭温度、内能等概念去描述和预测系统的状态变化。
电磁学部分,麦克斯韦方程组是灵魂,它揭示了电场、磁场与电磁波的关系,这部分内容对物理电子学尤其重要,因电子设备的设计和运行都离不开电磁场的理解。至于光学,从几何光学到波动光学,再到现代光学,不仅要理解光的本质,还需能够运用傅立叶光学分析和设计光学系统。
量子力学是物理学的里程碑,它的引入打破了经典物理的框架,为理解微观世界提供了新的视角。薛定谔方程、波函数和不确定性原理是关键,需深入理解和应用。
学习普通物理,除了课本知识,实验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实验帮助直观感受物理规律,增强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多做习题和模拟题,不仅能巩固理论知识,还能提高解题技巧,这对应对考试至关重要。
我建议大家积极参与讨论,无论是课堂上的小组讨论还是与其他同学的交流,都能深化理解,激发思考。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这对长期记忆非常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