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应用化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国海大化学化工学院应用化学考研复习指导与经验

中国海洋大学应用化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九月我开始了解需要准备的政治材料,我买的是肖秀荣系列,但不是每一本都买,只是挑了几本我觉得比较有用的。首先把一本比较厚的书先看一遍,边看边做题;然后是真题和练习册,慢慢做,认真对答案;最后要看时事,还有肖秀荣最新出的预测卷,都会在12月才买得到。政治的准备过程是前松后紧,跟英语的稳定备考不太一样,因为政治会跟当年的时事密切相关,11、12月好好背就可以啦!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我在初试的时候专业课没考好,但是政治和英语不错,弥补了十几分。所以希望大家对这两科不要太轻视,只要能挣的,每一分都不能放过!毕竟最后看的是总成绩哦!!
考研数学方面:
自我感觉在数学方面还算得心应手,投入的时间相对较少。四月份我就开始研读教材,并挑选部分课后练习题来做,不必全部完成,关键是要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思维模式,这样一来,就算考试中遇到未曾见过的题目,也能保持镇定,因为题目的本质往往大同小异。进入五月,我开始做全书,第一遍完成后,我对自己的错误进行了标记,区分了哪些是疏忽所致,哪些是我真的不懂。七月,我回顾之前的笔记并整理数学知识,可以根据全书的章节来梳理,这样有助于形成清晰的解题策略,做题时能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核心。八月,我开始挑战660题,这套题难度较高,我用了一个月才完成第一轮,感觉效果不佳,于是决定再做一次。到了十月,我开始做历年的真题,分析每年的题型,并自我总结。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是我投入精力相对较少的科目,这并非出于我精通英语,实际上我的英文水平只能算是普通。我认为英语的进步关键在于日常的积淀,短期提升的效果不太明显,因此回报率相对较低。并非说英语基础薄弱就意味着考研英语成绩不佳,只是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磨砺。在九月之前,我仅完成了张剑150篇的一小部分,还尝试背诵了绿皮书,但发现效率低下,遗忘了很多内容,而且许多背过的知识点在考试中并未出现,所以我便停止了这种做法。从九月到考试前一天,我只专心地做了一遍历年真题。起初,我在做题时错误颇多,但随着练习的深入,我发现每套题的风格都有相似之处,掌握了其规律后,情况便有所改善,后期阅读部分大致会出错四题左右。多做真题确实很有帮助,但我只做了一遍是因为后期专业课程的学习压力过大,几乎用了一天一半的时间来钻研专业课,无暇兼顾英语。所以,对于英语学习,初期应尽可能多地分配时间。在学习过程中,我还参考了朱伟的恋练有词,以缓解背单词的单调感。到了后期准备作文时,可以储备一两个通用的例子,以适应不同品质的要求。记住单词不必花费过多时间,感觉这样效率不高,建议每天挤出一点时间浏览一下,特别是那些常出现在真题中的词汇。
考研专业课方面:
化工原理主要涵盖了流体力学、热力学、传质与分离过程等多个领域,这些内容都是理解和解决化工生产中实际问题的基础。要深入理解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如流体静压强、动压强、流速等,以及泵和风机的工作原理。对伯努利方程的理解和应用,是解决流体输送问题的关键。
热力学的三大定律是化工原理中的核心部分。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使明白了热量与功的关系;第二定律则揭示了自然过程的方向性,帮助判断反应的自发性;第三定律则是关于绝对零度的研究,对理解物质的性质至关重要。掌握这些定律,并能运用到实际的化工过程中,是分析和设计过程的基础。
再者,传质与分离过程的学习是化工原理的重点之一。蒸馏、吸收、精馏、萃取等基本操作的原理及设备,需有扎实的物理化学基础。要熟练掌握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这是解决化工问题的重要工具。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理解+实践”是最有效的。理解每个知识点背后的物理意义,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有助于记忆和应用。多做习题,模拟实际工况进行计算,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同学一起探讨难题,也是提高学习效果的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