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工程与项目管理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交大经济管理学院工程与项目管理考研复习要点与经验

北京交通大学工程与项目管理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有些人认为政治学习可以暂时搁置,但我想强调的是,千万不可如此。对于政治,建议大家从暑假就开始着手,每日匀出一至两小时阅读书籍并做练习。我个人推荐使用肖秀荣老师的1000题,以及蒋中挺的全套复习资料与800题。暑假期间,我通常安排每天两堂政治课程,读一章书,并配合完成相应章节的800题以巩固学习。这个阶段的目标是初步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大致的概念,构建起知识网络。
到了九月中旬,第一轮复习结束时,应抽出时间梳理知识架构。可以拿出一张A4纸,对应每个单元,尝试列出相关知识点,尽可能详细。这样做是对自我理解的一次检验,接着便是填补知识空白。进入十月,市场上会出现各种政治理论手册,但我个人认为“风中劲草”不太适用,我更倾向于蒋中挺的背诵版。十一月,肖八和其他模拟试题问世,多做选择题,你会发现暑期建立的良好知识框架多么关键。当然,别忘了随时补充遗漏的知识。至于分析题部分,我没有过于充足的准备,只背诵了肖八、肖四和蒋五的大题。如果时间和精力允许,可以考虑记忆徐涛的20题。请相信,这样的准备足以支撑你到考试前一天。政治复习大同小异,跟随主流步伐就足够了。
考研数学方面:
提及数学,这无疑是让众多需要考数学的学生最为头疼的部分。既然已经决定迎难而上,那就得勇往直前,即使失败也要败得轰轰烈烈。我在十月启动了模拟测试,初期常因抄错数字、基础计算失误或混淆公式而失分达二十分左右,虽然后来有所改善,但这类问题并未彻底根除,对我而言始终是个棘手的挑战。让我简单分享一下我的时间规划,仅供参考:从三月到五月,我用了两个月时间专心研读课本,自认为理解深入后才开始接触全书资料(现在回想起来,这两个月用于课本学习或许过于冗长,但如果重来一次,我可能还是会这样选择,值不值得唯有自己心里最有数)。随后,我开始钻研张宇的十八讲,到了六月底,则开始动手做张宇的线性代数九讲。
考研英语方面:
个人教训:写作文时候最好答题纸下垫上试题,不要让答题纸直接接触桌子,否则下笔会比较滑,写起来费劲,字也难看,有碍观瞻。作文的视觉效果好,绝对只会加分不会减分。我的英语复习大概是这样:因为我是从6月底7月初才开始复习的,之前把绿皮书上的单词边背了一遍边抄在小本子上了。当然这之前的那遍基本没记住啥。从正式开始,每天早上大概花1个小时背单词,平均3-4个list,这3-4个list是包括前一天背过的两个list,再加上当天往后滚的2个list。前期可以少点,后面加码,而且有的单元单词多且难,稍微慢点,单词少的简单的List可以快点,晚上回去睡前再背下早上背过的list,时间随意,“任务”完成就行。后期就没怎么背单词了,或者说背的很快了,早上最多只给了半个小时背,因为加上了作文,需要作调整。关于背单词,我的体会是,快速反复,很多人会因为一个很难记的单词而停留过长,其实也没记住,这不是你记忆力好不好的问题,对于一个难词,适当多花点时间熟悉可以,但不要太长,每个单词的词性词义一定要记全,考研很多时候不是考常用意思,考到僻意了很正常。人的记忆都是曲线下降的,必须要反复加深印象,所以其实你可以看到我每天往后滚的单词并不多,但是却花了一半的时间在回顾昨天背的“新的”,晚上睡前再巩固一遍我觉得效果也不错,当然英语大牛们觉得不需要的请忽略。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并掌握基本的数据模型至关重要。这包括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动态规划等经典模型,以及网络流模型、图论模型等。这些模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需深入理解和熟练应用。例如,线性规划用于优化多目标决策,动态规划则适用于有顺序依赖的问题,网络流模型在物流、交通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对决策理论的理解也非常重要。这涵盖了风险决策、模糊决策、群决策等内容。要学会在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中做出最佳选,这就需对期望值法、效用理论、模糊集理论等有深刻理解,并能灵活运用。
再者,数据分析技能是现代项目管理中的必备工具。SQL语言的学习,Excel的数据处理,甚至是Python或R的基本操作,都能帮助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决策。熟悉SPSS、MATLAB等统计软件,提高分析效率。
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最好方式。凭案例研究,模拟练习,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无论是经典的运筹学案例,还是最新的工程项目实例,都帮助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记忆-应用”三步走策略非常有效。先理解模型背后的逻辑和原理,凭做题强化记忆,凭模拟练习或案例分析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定期复习和自我测试也很重要,帮助巩固知识,发现自有的薄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