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气科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地大环境学院大气科学考研复习注意事项与经验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气科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个人觉得就是考前一个月决定的..准备太早反倒么有太大作用。当然也不是说前面就不用看了,书还是要看的,题也是要做的,只是时间不用花的太多太多.政治是一门时政性很强的课程,考试的每个题目出来都是有时政依据的,所以同学们在后期的信息搜集能力一定要很强!结合辅导班老师给的信息自己多多准备,嗅觉要敏锐一些,到后期背重点的东西,我们这届的考生算是比较幸运的吧.事情特别多,所以政治一定是要看书的基础上好好把握最后一个月.后期会有很多押题的书,这些自然就是重点了.当然不是只准备这些就完了.自己还是要掌握全面的.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教材看了2遍,结合着大纲范围看,课后的练习多做基础题型。看完课本之后开始做高分速成,大概做了3.4遍吧,这本书很薄,相比核心笔记也简单许多,大部分是基础题型,刷起来很快。核心笔记刷了2遍,这本书虽然有些题也是有难度,但总体来说知识点和题型总结的非常好,多刷几遍对于提高数学绝对很有帮助。大概10月份开始做库,真题不多,尽量留着整套的掐时间做。个人建议数学准备两个笔记本,一个用来整理知识点和常考题型,另一个用来记错题。说来还惭愧,我的错题没有坚持下去,知识点倒整理的比较完整,后面直接当教材看了,基本做的题都能从上面找到归纳,也是花了很多精力,欣慰的是这门付出是和收获成正比哒。
考研英语方面:
对于历年真题,我以张剑的黄皮书为材料,97年至04年的试题重做了两次,而05年至19年的则反复练习了五次。第一次侧重于翻译,将阅读部分逐字译成中文,对比我的版本与标准答案的差异,确保彻底理解文章内容,这样自然能解答好题目。第二次再翻译时,我会按照自己的理解寻找每个问题的答案,较少依赖解析。05年之前的我没有再重复,但05年至19年的每一天我都坚持完成两篇阅读,并详细研究解析,剖析每篇文章的解题策略和设题要点。这一阶段也开始接触完形填空和新题型。第三次,我专注于找出每年试题中的陷阱,了解其命题方式,归纳各种题目的答题技巧。最后一次则是完整地进行模拟测试。我还特意保留了19年的试卷作为模拟,实际成绩并不理想,让我颇受挫败。但现在看来,在复习过程中不必过于纠结正确与否,重要的是持续努力,每天都会有进步。翻译训练从一开始到考试前一天,每天坚持一句,先是跟从何凯文的每日一句,然后转为翻译真题,总共进行了大约三次。至于作文,我在暑假后开始学习王江涛的《考研英语高分写作》,根据主题和题型来背诵,两天一篇,第三天默写一遍(这个环节至关重要)。背完一个主题后,我会尝试撰写一篇相关主题的作文。
考研专业课方面:
掌握基础理论是关键。气象学涉及到物理学、化学、数学等多个学科知识,特别是热力学和流体力学。你需理解并能应用这些基本原理去解释大气现象,如风的形成、降水过程等。要熟悉大气的层次结构和各层的特点,这对理解不同高度的天气现象至关重要。
实践操作不能忽视。气象学的学习不仅仅是理论的理解,还包括实际观测和数据分析。学校有先进的气象仪器和模拟软件,凭动手操作,直观地了解气象数据的获取和处理,增强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例如,学会读取和解析气象图,对预测天气有极大的帮助。
再者,关注科研前沿也是必要的。大气科学是一个快速发展且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领域,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不断涌现。凭阅读学术论文,参加讲座或研讨会,了解到最新的研究动态,拓宽视野,也有助于提升自有的科研思维。
定期复习和自我检测是巩固知识的有效方式。你创建自有的笔记体系,整理出重点难点,定期回顾。做一些模拟题或者参与小组讨论,既能检验理解程度,也能帮你找出知识盲点,及时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