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环境科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院(国科大)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环境科学考研备考指南与经验

中国科学院大学环境科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我十月份开始每天晚上看一部分,大概二十多天看完了大纲第一遍,然后就在每天晚上做肖秀荣的1600题,做错的题在大纲中找到出处,这么做完一遍也就十二月份了,对题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我用了一周时间看了一遍之后,就开始读第二遍,基本上也就是一周左右读一遍,说到这里要提一下关于背诵的事情,我一直很抵触背诵,后来发现其实看书就像这句话说的那样,看书学习其实就是从你不知道你不知道,到你知道你不知道,到你知道你知道,再到你不知道你知道的过程,虽然我是学理科的,但我认为文科的学习方法不应该是背,而应该是多看,没看一遍就有新的收获,每一次更深入的理解都更帮助了自己对内容的记忆,这才是所要达到的目的。我的政治复习就是读,晚上睡不着的时候再看点选择题,进了一月份就只剩两周时间了,买了20天20题结合核心考点有选择性的背了一遍,记住的都是大概和理解,就这样参加了考试,考试那天因为没把握好时间,最后两道大题的第二问都没有做(10年得政治大题只留了很小的空,我考完还有十几分钟没事干,而11年得政治题答题纸变了,每一道题空的位置几乎是10年得二倍还要多,造成我前面写的太多后面没时间了),考完都要崩溃了,觉得自己不争气连题都没写完,然后因为重要的还在后面才调整心态,哎,现在想想真的太不容易了。政治算是我投入最少但是结果还不错的科目了,我是从9月份开学正式开始复习政治的先是看精讲精练,配合着精讲精练做1000题,看一章做一章,这会不用急着背,反正过几天也会忘掉,只需要熟悉一下知识点,我是保持1~2天1章的速度,有的章节只需要快速翻一下就好,有的需要重点识记,肖老爷子会提醒大家哪些是重点章节的。做完1000题之后可以看一下风中劲草,这上面的知识点比较明确,我后期基本都是在看这本书,八套题出来之后做了一下选择题,看了一下主观题。可以这么说,1000题是用来搞定选择题的,而最后四套题是用来解决主观题的,考前我就只背了最后四套题的主观题,试卷发下来肖老爷子全部命中,最后四套题就是让你无论遇到什么题目都能有话可说,所以在这方面我是十分的信任肖老爷子。
考研数学方面:
在数学方面,首先确保逐题细致地回顾课本并完成所有习题。其次,建立一个错题集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你会发现自己的错误会不断重演,经常查阅有助于改正。然后,深度剖析历年真题,如果它们仍需你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那么就把真题当作模拟考试来对待,同样要深入理解并分析。如果你觉得真题过于简单,可以尝试一些模拟题,以挑战自我(但记住,选择难度适宜的题目,不宜过难或过易,以免影响你的数学水平提高)。从11月直至考试前一天,你应该重温一次错题集,并每周进行两次模拟测试。
考研英语方面:
从七月起,我投入了近两个月的时间钻研历年真题,并完成了一本专门的训练手册,每天都根据手册规划的任务来解题。同时,我也为自己设定了每日的学习计划,确保按部就班地复习,坚持每天攻克一篇文章。在练习过程中,重要的是领悟解题策略和技巧,多研究答案解析,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多次重温以加深理解。进入十一月和十二月,词汇学习不能间断,此时应开始积累英语作文素材。若是等到十二月才开始,可能会感到压力山大。从十一月起,大作文和小作文各背诵8到10篇,并且务必要通过默写来检验记忆效果。如此安排,英语学习的步伐将保持稳定,你也能够对自己掌握的情况胸有成竹。每天大约花费1到1.5小时就足够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热工基础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课程,它涵盖了热力学、流体力学和传热学等多个领域。理解基本概念是首要任务,例如热力学的第一定律(能量守恒)、第二定律(熵增原理)等,这些都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础。流体力学中的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以及传热学的三种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都需深入理解和掌握。
公式记忆是必不可少的,但更重要的是理解公式的来源和应用条件。比如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牛顿冷却定律等,不仅要公式,还要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对复杂的计算题,如热力循环分析、流动阻力计算等,要多做练习,提升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再者,实验和案例分析也是热工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实例,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比如空调制冷系统的热力学过程、烟囱烟气排放的流体力学分析等。这部分需具备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实验设计思维。
在学习方法上,我个人推荐“理解-记忆-实践”的三步法。先理解原理,再记忆公式,凭做题和实验来巩固和深化理解。利用网络资源,如观看相关视频教程,参与在线讨论,都能帮助拓宽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我还想强调一点,好的时间管理和自律性是考研成功的关键。每天设定明确的学习计划,并坚持执行,避免临时抱佛脚。保持身心健康,适当的运动和休息提高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