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学运动训练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央民大体育学院运动训练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中央民族大学运动训练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开始时间不算早,九月份开始,那时候红宝书没出来(红宝书是教育部出的,权威资料),买的肖秀荣1000题和精讲精练,肖老师的名头考研人都是知道的,个人观点,肖老师师品还是不错的,在政治行业做了这么多年还是有他的过人之处,至于每年押中多少道题这都是有运气一说的,但肖老师的书总能给你把政治拉个框架出来,所以不要着急,当闲书一样看看打发时间也是不错的(滑稽)。九月份跟十月份两个月,每天中午吃完午饭后在午觉之前先看一遍精讲精练,然后对应着做一章节的题目,并订正,这样大概要花将近一个小时不到,比较粗略,然后晚上吃完晚饭后再把做错的题目在精讲精练中找到对应的知识点理解一下,基本上每天都是这样。两个月之后1000题和精讲精练都撸了一遍,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就是政治大体上框架有了。十一月的时候,划重点,毛中特跟近代史里的最新政策那两章比较重要,特地花一个月开始慢慢啃这两部分,同时其他章节顺带看看。十二月份的时候,上半个月开始买各种押题卷子跟背诵宝典,我当时买了肖秀荣的八套卷、四套卷,任汝芬、米鹏、蒋中挺这些基本上都买了,其他人的书都是只刷选择题,肖老师的卷子大题也做的,背诵宝典其实我没怎么用,大概有几个重点把握了一下,然后配合肖老师的卷子把要点画下来。十二月下半个月的时候,每天早上八点到九点,读精讲精练和肖老师划的重点,读一读差不多有印象的。虽然我最后政治考分并不理想,但是平时的押题卷选择题基本上能拿40分。。考试大概还是有运气这一说,所以也没什么好抱怨的,最起码上考场之前我对政治充满信心。。。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的基石在于词汇,其重要性众人皆知。去年我借助红宝书和扇贝单词来学习,坚持每天都复习记忆。早晨7点钟我会在自习室用半小时专心致志地背单词。同时,每日一句的学习我也未曾间断,深感裨益匪浅,直至考研前夕都持续跟进。何凯文的考研英语同源外刊也是我每天必读的内容,既增加了词汇量,也为阅读理解积累了材料。每日阅读训练必不可少,我发现边阅读边记词效率颇高。初期,我选择老蒋阅读80篇作为起点,每篇文章至少精读三次,力求彻底理解并累积解题技巧。暑假起,我开始接触历年真题,同样重视实践经验和积累。后期,我会定时进行真题模拟,按照真实的考研时间在下午完成,并且逐字逐句精读,反复研究以求熟练掌握。至于翻译和写作,也需要专项训练,我选用王江涛的写作书籍来提升这方面的能力。总而言之,英语的学习需要日复一日的积累,平日里必须重视不断积淀。
考研专业课方面:
体育综合涵盖的内容广泛,包括体育理论、体育历史、体育教育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等多个领域。在复习之初,我便明确了各个部分的权重,对每个领域的基础知识点进行了全面梳理。例如,体育理论部分,我主要理解并掌握了体育的本质、功能和社会价值;在运动生理学中,我深入研究了人体运动时的生理变化和适应机制。
对体育历史和体育教育学,我认为理解和记忆重要事件和人物是关键。我凭构建时间线和主题框架的方式,将知识条理化,帮助记忆。我也会关注国内外最新的体育政策和发展动态,这些往往会在论述题中出现。
再者,运动心理学是我投入大量精力的部分。理解和应用运动员心理状态对训练和比赛的影响,是这部分的关键。我会结合实际案例,理解和掌握心理调适、压力管理等技巧,并尝试用理论解释实际问题。
学习方法上,我推崇深度学习。不仅仅是机械的记忆,是理解并能运用。我会定期做模拟试题,凭实践来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我还利用网络资源,参加在线讨论,阅读专家论文,拓宽视野,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
我特别强调的是,体育综合不仅仅是一场知识的测试,更是对个人综合素质的考察。我不仅在理论上扎实,也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会参与各种体育活动,亲身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挑战,这对我理解和把握体育的内涵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