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物理化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物理化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中国科学院物理化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我高中学的是理科,对于政治,在考研前可谓是一窍不通。有的同学从暑假就开始准备政治了,我学习政治用的是大纲解析,身边也有同学推荐精讲精练,这就像全书一样,选定一本认真看就是了。我是看完一章大纲解析,做对应的1000题,答案别直接写上去,毕竟是要做个两三遍的,建议写在一个小本子上,把做错的题带回大纲解析里找到答案,用红笔标出,第一次做题可能错的比较多,所以做完一章下来等于把大纲解析又过了一遍。我的进度算是比较慢的,在八套卷下来之前,大纲解析和1000题都过了两遍。八套卷的正确使用方法是,认真做选择题,错题带回大纲解析看,主观题不用去背,只需看第一道马原的题,主要看看答案是怎么分析的。肖秀荣四套卷的主观题,是一定一定要全背下来的。风中劲草核心考点这本书几乎是人手一本吧,里面罗列了所有考点,是简化版的大纲解析,适合后期快速复习。但就我个人而言,我还是比较喜欢看大纲解析,毕竟里面解释的详细,而不是一条一条的简单罗列,所以风中劲草这本书我并没有怎么用。 其实在整个复习过程中,准备英语和政治都算比较轻松的。如果你们对政治无感,可以试着先去喜欢上它,政治真的挺有趣的,马原里的一套方法论对我们平时处理问题能起到指导作用,学习近代史,要自己在脑子里形成一条时间线,把中国近代的大事件串起来。考研战线还是挺长的,不要每天都想着再过多久自己就解放了,只会让自己变得浮躁,不如习惯当下,安心想想怎么把今天过充实了。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我个人认为复习的还不错,输在了最后的战略选择上。英语我是从7月份开始的,我备考也是从7月份开始的。大家在3,4月份的时候就可以开始英语了,一天2,3个小时。单次我用的朱伟《恋恋有词》,有时候睡觉的时候也可以拿来催眠哈哈,单词基本就没问题了。阅读是分数占比最高的,作文跟的是王江涛,作文高分就一个字:背。背什么,不是背模板,而是背涵盖所有话题的高分作文,这些都会给你总结出来,背就是了。我到后期基本上大小作文各背了10篇,滚瓜烂熟,考场上就是替换其中的关键词和句子就行了。那为什么我考得不高呢?因为我的战略是,重点抓阅读和作文,一共占70分,我想这两块做好基本不会低,但是我错了。我考试的时候先做的阅读和作文,做完时间就只剩一个小时了,这时候还有完形填空,翻译,和新题型,我做的很急,到最后完形都没做完,剩15个空全选C。这就是一些失败的经验。所以我认为,英语这门课哪一块都不能放弃,你可以有侧重,但不能放弃,能捡多少分是多少分,加一块总分就会很高。所以时间这一块一定要安排好,提前做好模考,卡时间,确保每一块都能发挥个差不多。
考研专业课方面:
物理化学,它是化学科学的理论基石,主要研究物质的热力学、动力学、结构以及性质之间的关系。在备考过程中,我发现理解和应用热力学定律是最基础也最重要的部分。例如,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和第二定律(熵增原理)不仅在解答问题时经常出现,也是理解许多化学过程的关键。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如波函数、能级、电子云等,对理解分子结构和反应机理也有深远影响。我在复习这部分时,会凭做大量的习题来加深理解,也借助计算机模拟软件进行直观的学习。
有机化学,这是一个更加侧重于化合物结构和反应性的学科。需深入理解官能团的性质,熟悉各类有机反应类型,比如取代、加成、消除、重排等,以及相应的机理。记忆各种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是一大挑战,但我发现构建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策略。将同类反应或化合物关联起来,形成网络,这样不仅帮助记忆,还能更好地理解其内在联系。实践操作也很重要,实验室经验帮助从实际角度理解理论知识。
在学习过程中,我还发现,多做历年试题和模拟题是提升解题能力的有效方式。这些题目往往涵盖了大部分重要知识点,训练在有限时间内快速准确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同学讨论和教授教也是非常有益的,他们可能会提供不同的视角和思考方式,使理解更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