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中外政治制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政法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中外政治制度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中国政法大学中外政治制度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在高中时,我专攻文科,政史领域是我的拿手好戏,自恃基础扎实,未曾全面梳理过政治知识框架,结果却成为我在考试中的短板,令我追悔莫及。复习期间,我购买了全套肖秀荣的教材,但最终真正派上用场的唯有1000题和肖四、肖八。我执着地做了肖秀荣1000题的选择题,重复三次,并精心整理出错题集来反复研读,然而面对实际考试的多项选择题,我还是标记了一串疑问的圆圈。起初,我对主观题感到极度焦虑,但肖老师的威力显现,只要熟记肖四中的大题答案,就能顺利应对考研政治的五个大题目,这让我在考场上倍感欣慰。因此,作为一名文科出身的学生,我对政治学习的两点建议是:1. 不可忽视对知识点的整体把握,单纯刷题难以应对复杂的选择题,特别是多项选择题;2. 对于大题无需过分忧虑,考前两周专心背诵几遍肖四的大题就足够了,对于大题,肖老师绝对值得信赖!
考研英语方面:
考研英语一定一定要研究透真题!不要太早做真题,免得后期没题可做。我是从五月底开始接触真题阅读的,先开始的是05-20年阅读,每天两篇,然后把相应的生词摘录出来记忆,同时也把该单词出现的句子相应写出来,以便更好理解单词在句中的意思。一轮阅读只是为了熟悉一下手感,了解真题阅读理解的难度。这八年阅读做完之后,不想进度太快,就把97-04年的阅读快速做了一遍,同时摘录生词,没太注重正确率,毕竟和近几年出题套路还是不太一样的。然后就到了七月中旬,我开始05-20年的二轮真题阅读研究。第二轮阅读我过的很细。一天做四篇阅读,然后接下来四天每天研究一篇,看黄皮书讲解。因为时间比较充足,我把每个阅读的文本全部打印了两份,一份是调好间距,用来逐字逐句手写翻译,然后对照黄皮书的讲解,在我的打印文本中做笔记,并定期复习。另一份就是正常文本,把题目做归类,剪下来粘贴在笔记本上,并把每道题目在文章中的出处也剪下来相应地粘贴在旁边。这项任务工程量很大,很麻烦,一天只能完成一篇阅读,但是为我日后复习真题提供了很大很大帮助。时间不充足的同学还是不要用这种方法啦!暑假期间完成了这项巨大工程,对考研英语阅读套路有了很深的理解。10月份-11月份上旬我把05-20年真题又过了一遍,这时我二轮时的打印文本和真题笔记本就发挥了很大作用。11月中旬到12上旬我打印出英语答题纸,利用每周六下午两点到五点,把真题做了全真模拟,并像之前一样研究真题,并做题型归类整理,只是删去了手译这一环节。剩下来的一段时间我在反复看做过的真题阅读笔记及错题,并且把难度比较大的阅读整理出来重点关注。算下来的真题阅读我一共过了四五遍吧,摘录出来的真题词汇也按照记忆法背了好几轮。
考研专业课方面:
“政治学综合一”主要涵盖了政治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在这里,理解并掌握政治权力的定义、分配、运行机制是关键。比如韦伯的官僚制理论、达尔的多元主义理论等,这些都是常考点。要深入理解各种政治理论,如自由主义、社会主义、保守主义等,以及它们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演变。我在复习时,会结合实例去思考这些理论的实际应用,以此深化理解。
“政治学综合二”则更偏重于实际的政策分析和制度比较。需熟悉并能对比分析各国的政治体制,例如美国的总统制、英国的议会制、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国际关系理论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如现实主义、理想主义、建构主义等,如何运用这些理论解释国际事件是考察的重点。我会凭阅读大量的学术论文和新闻报道,来提高自有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学习这两门课,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建立起系统的知识框架。梳理出每个主题的主要脉络,填充细节,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定期做笔记,将复杂的内容简化为易于记忆的形式。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最好方式,所以我会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尝试用所学理论去解析时事,这样既能加深理解,也能提升应用能力。持续关注学术动态,阅读最新的研究文献,保持知识的新鲜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