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山大气科学学院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备考诀窍与经验

中山大学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每天早晨投入一个半小时研读政治。逐章浏览教学大纲,并同步完成一章的肖秀荣1000题,但避免直接在书上标记答案,因为需要重复练习。直到十月,第一轮学习结束,接着开始第二轮,不必过于焦虑记忆问题,因为大部分人都难以一次记住。直至考试,大纲大致会过两遍,而肖1000题则会完成三遍。十二月时,回顾一遍错题。首年尝试了风中劲草的习题集,但觉得效果一般,实际上,尽管肖1000题较为基础,却涵盖了关键知识点。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拿到70分是有可能的。十二月,市场上会出现最后几套模拟试卷,它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务必去做且要熟记。前期的复习主要针对选择题部分,对于主观题不必太过忧虑,只需在考前挑20天20题,肖4,任4,蒋5等资料中的两三套进行背诵,应可应对自如。
考研数学方面:
个人复习思路:数学我用的时间比较长,主要是前期做了本数学分册。时间充实的童鞋可以做一做,帮助梳理和巩固考点,打打基础。最后换成陈剑的高分指南。平均做一章大概得1-2天的时间,有时候2-3天。因为白天没有空,只有晚上有空。先做一遍,整理了错题,又做一遍。到后期时间有点儿紧张,最后一部分只看了知识点,没有做习题。我的追求是,做完这部分就要记牢这部分知识点,不再返工。对于数学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把真题做透,好好弄明白每一个知识点,真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要来来回回反复做,把真题做烂做个几遍之后就会发现一些思路和方法,考研数学应该会多出一些基础题,所以要老老实实把基础打牢不要浮躁,认真做好每一道题。
考研英语方面:
除了阅读,写作可能是另一个关键部分了,它包括大作和小作。我认为提升写作水平的最佳途径就是深入研究历年试题中的例文,首先是熟读并背诵这些范文,接着尝试默写,最后亲自操刀创作。小作的评分标准相对较低,大多数人在正常状态下能取得理想的成绩。对于大作,个人认为模板至关重要。如何打造一份别具一格的模板呢?这里推荐两本书,一是王江涛的《考研英语作文》,二是慎小嶷的《十天攻克雅思作文》。前者被广泛阅读和背诵,可能较为常规,如果你追求稳健,这是个不错的选择。而后者则更适合那些想打造出独特且高质量模板的人,书中包含了许多高阶词汇和复杂句型,内容十分丰富,足以构建出一个高水平的写作框架。当然,市面上还有其他优秀书籍,只是我觉得这两本尤其契合我的需求。
考研专业课方面:
大气科学是科目的核心,它包括了气象学、气候学、大气物理学等多个子领域。理解并掌握基本的大气环流模式、气候变化规律以及大气物理过程是关键。我建议凭阅读经典的教科书,如《气象学原理》和《气候系统科学》,深入理解这些基础知识,并凭做题强化记忆。关注最新的科研动态,比如IPCC的报告,提升对学科前沿的理解。
海洋科学是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海洋与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影响全球气候的关键因素。要理解和分析这种复杂的关系,需熟悉海洋环流、海水性质等基础知识,推荐《海洋科学导论》作为入门书籍。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学习,例如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现象,能帮助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
再者,生态学部分主要涉及生态系统与大气环境的相互关系。需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如生物多样性、生态位、能量流动等,并理解它们如何影响大气成分和质量。这里,《生态学基础》是一本不错的参考书。实践性的课程,如实地考察或实验,能够加深对生态过程的理解。
大气环境基础部分则强调大气污染及其控制。学习这一部分,需掌握污染物的来源、传输、转化和去除机制,以及环境影响评估的方法。《大气污染化学》和相关法规政策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
在学习过程中,我提倡主动学习,多思考,多提问,不是被动接受知识。遇到困难时,寻找同学讨论,或者向导师教。定期自我检测也很重要,凭模拟试题来检查自有的学习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