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技术与方法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大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天文技术与方法考研复习知识重点与经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技术与方法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从九月起我才着手准备政治复习,全程只采用了肖秀荣系列教材。下面按我的学习顺序分享一下体验。《知识点精讲精练》:鉴于起步较晚,我设定每日细读两节,若内容复杂如经济学,则减为一节,依据各章节长度和难度调整。《1000题》:每完成《精讲精练》的一章,立刻做对应的《1000题》,确保知识得到巩固。《知识点提要》:此书是依照当年大纲编写,精髓在于附录,我把那些页裁下来随身携带,随时查阅记忆。(在做真题之前,我已将《精讲精练》通读两遍)《历年真题解析》:在完成上述三本书并熟记重要部分(尤其是哲学部分,这部分完全依赖个人记忆)后,可开始做真题,先解决选择题,然后自己模拟答题,再对照标准答案检查遗漏。《形势与政策及当代世界经济政治》:这不仅需要看书,还应关注肖秀荣的微信或微博,他会发布补充资料,建议打印出来背诵。《考点预测(背诵版)》:我没购买此书,我认为精读《精讲精练》比单纯背诵更有效。如果时间紧张,第三次阅读《精讲精练》也可考虑。《冲刺8套卷》、《终极预测4套卷》:这是肖秀荣老师压轴的重点,务必理解透彻!尤其要牢记这些题目,2017年的政治真题大多出自其中,我大约背了五遍,几乎能记住所有大题的答案。
考研数学方面:
我大学数学成绩不错,也很喜欢数学。大三下就开始复习数学了,我先看教材,没做课后题(太多了,懒得做)。我个人比较喜欢看教材,喜欢把所有的定理定义推导一遍。大三下那一个半月,我主要复习数学,看一章书,配套做一章李永乐的《复习全书》,所以在暑假前我全书已经快写完了。暑假做了《基础过关660题》,《线性代数辅导讲义》。返校后,做了几套真题,一个多小时就做完了,感觉不错。数学就放下了,就时不时的做点真题的相关部分。十月国庆后,开始做著名的400题,对于比较难的,做上近3小时,过程较纠结,结果还不错。对于比较简单的,两小时随便写写就吃饭去了。第一遍不太认真,后来没题做了,又做了一遍,第二遍比较认真。
考研英语方面:
强调下作文,作文30分,有大小之分。在这里说说作文模板一事,个人认为背模板还是很重要的,当然只是针对自己写的远不如模板套出来的同学。如果你出口成章,下笔有神,模板当然只是个废物。个人愚见,大多数人还是需要背模板的,先背背模板,积累一些好的词汇,好的句子,好的表达,最后自己多写写,最好能形成自己的风格,把模板适当改改,比如替换替换单词,糅合几个句子。这样你的作文即便不能出彩,但也能保证不拖后腿。总而言之,尽用模板,不如不用,别太依赖模板,要灵活一点。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电磁场的理解是电动力学A的核心。麦克斯韦方程组是电动力学的基础,需深入理解和熟练应用。不仅要掌握它们的数学形式,还要能够从物理角度理解其意义,例如如何描述电荷分布产生的电场和磁场,以及这些场如何随时间变化。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衰减也是重要考点,需理解并能计算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电动力学中的粒子运动和辐射理论也非常重要。比如洛伦兹力定律,它解释了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规律。了解并掌握带电粒子的辐射过程,如轫致辐射、康普顿散射等,对理解天体高能物理现象至关重要。
再者,量子电动力学虽然在本科阶段可能只涉及皮毛,但对研究生,理解光子的性质和量子电动力学的基本原理是非常基础的。量子化的电磁场和光子统计,如黑体辐射、光电效应等,都需有基本的理解。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结合理论和实践。理论学习时,除了课本,还参考一些经典的电动力学期刊论文,以加深理解。做大量的习题是必不可少的,这有助于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方面,尝试参与一些相关的实验或科研项目,凭实际操作来直观感受电动力学的应用。
小组讨论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式,凭互相讲解不懂的概念,巩固自有的理解。有可能,找到一位导师或者同学一起讨论问题,会大大提升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