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地大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备考诀窍与经验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实际上,我认为在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四个科目中,政治是最不必过于忧虑的一项。考研政治的核心是对公民教育和爱国精神的考察,这一点我们应该明确。我在十月份启动政治复习,初期主要是梳理知识脉络,大致浏览相关资料,直到十二月之前,无需过分专注于简答题的准备,可以把更多的时间分配给其他科目。接近考试的一个月,我会购买诸如序列三、序列四等参考资料,同时添置肖秀荣的最后四套预测卷和八套冲刺卷。重点在于选择题部分,今年的考试中确实有几道题目与这些资料中的选题相似。我建议考生们将更多时间投入到选择题上,我自己大约是在十一月底至十二月初才开始专门练习分析题。
考研数学方面:
近年来,考研数学更侧重于广泛的知识面而非深度,这意味着试题可能不会过于繁杂技巧性,而是涉及更多的概念和定理。因此,扎实的基础至关重要。复习全书在数学备考中的地位就如同真题对于英语复习那样必不可少。我曾经精读并完成了三本复习全书,将重心完全放在它们上面,反复研习了三次,确保彻底理解。到了实际做真题的时候,我基本上可以在两小时内完成。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是我的一大难题,英语的复习是彻头彻尾的复习,从准备考研的那一刻开始就没断过。英语的我感觉主要是单词、阅读和作文。单词的复习是日积月累的,每天早晚的必备功课,我用的十天搞定考研词汇,一个小本本和英语四级词汇那么大,这个是根据那个遗忘曲线定制的,感觉还好用。英语的复习资料只用真题,研究真题,反复斟酌真题,真的有里面的命题套路。总的算下来我用了三套真题,先自己通篇翻译做了一遍,然后又快速阅读做了一遍,当然这三遍并不是连续做的,有时间间隔的。英语阅读前期每天一篇,全篇翻译特别浪费时间。有时候还错的特别多,十分枯燥,不过仅仅是练习,又何必太在意,出错是正常的,你要知道你错在哪里!英语的复习时间一般安排在上午,看完政治后开始背英语单词,做英语阅读。
考研专业课方面:
遥感技术基础是一门融合了地理学、物理学、电子学等多个领域的学科,理解和掌握它需对这些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对初学者,建议先系统地学习相关的基本概念,如遥感平台、传感器类型、电磁波谱特性等。这些基础知识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础,务必扎实掌握。
遥感图像处理是考试的重点。你需理解并掌握遥感图像的预处理步骤,包括辐射校正、几何校正等,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遥感图像分类、目标识别以及变化检测也是考试的常见考点,需熟练掌握各类算法,例如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以及K均值、支持向量机等模型的应用。
再者,遥感在资源环境中的应用是考试的另一大重点。比如,遥感在地质灾害监测、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分析、生态环境评估等方面的应用,需能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这部分需广泛阅读文献,提高自有的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实验操作能力同样重要。虽然多数研究生入学考试不会直接考察实操,但好的实验技能会你在答题时更有底气。尝试使用遥感软件,如ENVI、ERDAS等进行实际操作,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
在学习过程中,我会推荐大家多做笔记,整理出自有的知识框架。定期回顾和练习历年真题,熟悉考试的命题风格和难度。遇到不理解的问题,积极寻求老师或同学的帮助,或者凭网络资源进行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