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贸易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外国际商学院国际贸易学考研复习知识重点与经验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贸易学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作为理科背景的学生,刚开始着手准备政治科目时,我确实感到有些困扰,大约在8月底我才正式启动复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一部分几乎占据了我一半的学习时间,以至于后续内容没能充分复习,我就匆忙步入了考场。因此,关键在于合理规划时间,每一门学科都要分配充足的时间。别总是误以为时间充裕,实际上光阴如箭,越是临近考试,你会感觉时间流逝得更快。最终,你会发现时间远远不够用。起初,我阅读了《肖秀荣考研政治命题人知识点精讲精练》,每个部分学习完后,我会做相应章节的1000题,并根据答案在书上做标记,突出重点,以便于后期复习查阅。这个初步阶段的大约在9月底告一段落。初次通读时,我侧重于理解整体框架,理清知识脉络。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复习四月份这样开始差不多,数学我主要用的张宇的高数18讲,李永乐的线代讲义,王式安的概率论讲义,汤家凤的1800接力题典,建议基础不是特别好的同学,第一遍还是看课本打基础。线代就看李永乐的书,暑假前要把数学都过完一遍,这是最低要求了,9月份做做180题,薄弱的地方看看强化视频,难点多总结总结。十月中旬就可以做真题了,我觉得真题做15年的就行。真题做完,就可以刷模拟题了,我觉得尽可能多的做模拟题还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真题中的不少题目,都在各种习题集中已经见过了,需要做些新题保持感觉;另一方面,从今年考研难度来看,有的模拟题还是很贴近真题的。模拟题多多益善,推荐以下几种,排名分先后:合工大五套卷,包括超越和共创,李永乐6+2,张宇四套卷,张宇八套卷。
考研英语方面:
本人英语基础良好。今年的英语偏向于简单,但要提醒大家的是不能只偏重于阅读理解,作文给分也占有很大比重的。阅读理解的话一定要做真题!重要的话一定要说三遍!做真题!做真题!做真题!市面上的任何预测卷没有做的价值,因为和真题的质量是没有办法相提并论的,而且真题不应该只做一遍,要反复做。做多了你才会知道真题的出题规律,当然你不能仅仅是以记住答案为原则去做的,要是怕记住答案的话,最好时间间隔长一些就可以了,毕竟人的记忆力也是有限的。背单词的话推荐朱伟的《恋恋有词》,最好过两遍,然后就可以开始做真题了,强烈建议在做阅读的过程中去背单词,效果更好更有针对性,单纯的背单词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因为背单词的目的就是为了阅读理解,还不如直接来运用方便一些。真题的话市面上都有我就不多说了,大家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去选择,据说张剑和老蒋的不错,大家可以参考看看。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家庭和企业的行为及决策,包括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生产者行为、市场结构等。宏观经济学则更关注整体经济,如GDP、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宏观经济指标,以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在复习微观经济学时,理解并掌握供求模型是非常基础且重要的。你需能够灵活运用这个模型来分析各种市场现象。消费者效用理论和生产者成本理论也是难点,需深入理解和大量的习题练习。对市场结构部分,垄断竞争、寡头和完全竞争市场的特性及其决策行为是常考点。
宏观经济学方面,理解国民收入核算原理,熟悉GDP、失业率和通胀率的计算公式,这些是基本功。对IS-LM模型、AD-AS模型的理解和应用是宏观经济学的重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效果,以及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模型,比如 Mundell-Fleming 模型,也需重点关注。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你先从教材入手,建立起基础知识框架。凭做课后习题和模拟试题来巩固理解。阅读相关经济学家的经典著作,如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帮助深化理解。积极参与讨论和小组学习,不同角度的观点碰撞能帮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经济学是一个需理解和实践的学科,抽象的概念需结合实际案例去理解。你尝试自己解释一些经济新闻或现象,这既是一种应用,也是一种检验你是否真正理解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