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应用经济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地大经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考研复习注意事项与经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应用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想必大家都清楚,政治科目的得分关键在于客观题,主观题部分大家的差距并不大。因此,我在十月份启动政治复习时,就开始研读大纲,并配合做1000题,每学习完一章就做相应章节的习题。大纲我总共精读了五次,每次都尽量深入理解。在十一月中旬,我曾试图背诵《风中劲草》,但遗憾的是,我发现尽管这本书包含了许多精华知识点,可我对它的编排方式不太适应,难以构建起知识体系,于是决定放弃,转而重新专注于大纲。
考研数学方面:
从七月起,务必启动全面复习!我对某些人的观念不太感冒,他们强调反复阅读某本书或刷了多少次题。数学不是光看就能掌握的,必须亲自实践,一步一个脚印,坚决避免查阅答案!我总共对全书进行了三次演练,初次尝试可能会感到缓慢艰难,很多问题都解答不出,但这无妨,你应该做好标记,以便下次能迅速定位未解的难题和知识盲点。标记具有关键意义,它影响你的后续复习规划。例如,打上√代表完全不懂,?表示因粗心犯错,※则意味着你可能只掌握了部分知识或需再次温习。每一次重读都要有价值,避免重拾书本时已忘记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哪些已经熟练,这样可以为第二次复习节省时间并突出重点。第三次研读全书时,并非逐题重做,而是专注于常犯错或难以解决的题目类型,进行再练习和总结。遗憾的是,尽管如此,最后仍有少数题目未能彻底理解。完成全书的第三次梳理后,我就把它当作词典使用,遇到陌生知识点时随时查阅。最后两个月,我专心攻克李永乐的历年真题和模拟题,模拟真实的考试环境,每天早晨预留三个小时,一整套一整套地做,并深入剖析不解之处,直到完全领悟。
考研英语方面:
我投入最多心血且准备最为充足的科目就是英语。在这门课程中,我认为积累词汇和大量阅读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考研需要掌握的词汇量相当大,所以词汇学习应贯穿整个备考阶段。我记得当时我选用了一本封皮为白色的词汇书籍,它的优点在于内容丰富有趣,采用彩色印刷配以插图,让人在学习时不会感到枯燥,每天坚持研读两个单元,反复查阅会有很大的帮助。至于阅读部分,我先是逐步攻克了那本黄皮的《考研英语阅读150篇基础篇》,开始时不宜过急,要保持每天练习的习惯,待有一定基础后,再精读历年考研英语真题,并逐篇翻译,多次分析,目标是要不仅能理解每个问题为何选择特定答案,还要清楚其他选项的错误所在,并深入剖析考研阅读题目的共性特征。关于写作,我要强调的是,一定要自创模板,避免使用现成的,这是今年我惨痛的经验教训。
考研专业课方面:
基础理论是核心。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两大基石,理解并掌握供求关系、消费者行为、市场结构、经济增长、货币银行等基本概念和理论至关重要。例如,理解机会成本、边际效用递减、帕累托最优等微观概念,以及国民收入核算、货币政策、IS-LM模型等宏观理论,这些都是考试的重点。
案例分析是实践。经济学并非抽象的理论堆砌,是需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理解和运用。你关注时事新闻,如国际贸易争端、货币政策调整等,尝试从经济学角度解析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历年试题中的案例分析题也是备考的关键,凭模拟练习,提升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
再者,数学工具的应用不容忽视。应用经济学常常涉及数量分析,如优化模型、时间序列分析、博弈论等。你需具备一定的微积分、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知识,并能熟练使用Excel或Eviews等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模型构建。这些不仅在考试中可能出现,更是在未来研究中必备的技能。
阅读经典文献和教材同样重要。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曼昆的《宏观经济学》等都是经济学入门的好书。凭阅读,你不仅能深化理论理解,还能了解经济学的最新发展动态。
我的学习方法主要包括:定期复习,保持知识的新鲜度;做笔记,整理思维导图,帮助记忆和理解;参加学习小组,互相讨论,提高思考深度;多做真题,熟悉考试形式和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