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院(国科大)集成电路学院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考研心得重点与经验

中国科学院大学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如果你高中是文科生,9月份准备绝对来得及。基础好一些的,10月份开始准备也来得及。主观题部分,我要疯狂推荐肖大大。说实话,主观题我只熟背了四套卷,八套卷看了很多遍,虽然不能完全复述,但大概的答题角度自己都熟。主观题我从11月份开始看,从真题入手,总结了设问的角度以及答题的角度,然后只做了八套卷和四套卷。主观题不管是看哪位老师的,都一定要背,因为一些套话在考场上一定会用到,所以肚子里必须得提前背点东西做准备,最后考试的时候熟练运用记忆材料即可。想拿到高分,还要靠自己对试题的理解。这点也是我在备考时没有意识到的问题,所以建议各位抽出时间把近2-3年的真题拿出来,好好研读一下真题答案,寻找答题感觉,争取考上75分。
考研数学方面:
在突破阶段,主要的学习策略是通过大量的练习题来提升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考研的实际试题应作为核心练习资料,比如张宇编写的真题大全解,涵盖了从1987年至2018年的32年真题。对于1998年之前的题目,由于相对简单,建议每天完成两套;而1998年之后的难度增加,推荐每天一套或隔天三套。此外,张宇的1000题和李永乐的660题也是很好的补充练习,尽管1000题难度较高,660题则较为偏僻,与考研实际风格略有出入。如果基础知识扎实或时间充裕的学生可以选择尝试,但对于基础较弱或时间紧张的学生,依然建议以考研真题为核心,反复练习至少三遍以上,尤其是最近十年的试题,其参考价值最为显著。
考研英语方面:
我想重点谈谈词汇学习。考研所需的词汇大约为5000个,但排除初高中的以及大学四六级的词汇,仍有约3000个需要掌握。初期初次记忆时,每日应预留3至4小时专心记单词,每天学习新词100个,并回顾旧词约300个。此阶段的关键是速度,不必在意发音或拼写,关键在于考研笔试只涉及阅读理解,所以看到单词能大致回忆起其主要含义就算达到目的。推荐使用单词APP,因为它会自动规划每日的学习和复习内容,既高效又便捷。对于自控力较弱的同学,选择一本主流的单词书自行规划进度也是不错的选择。经过首次记忆,你的词汇量应会有显著提升。
第二次记忆单词时,最好结合第一次的整体复习,在阅读练习中同步进行。尤其关注那些频繁出现在阅读材料中的词汇,特别是它们的偏僻含义。第三次复习则需反复强化之前难以记住的重要单词和具有多种含义的常见单词,以巩固记忆。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本的电路定律是基础中的基础。欧姆定律、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律是分析任何电路问题的起点。你需能够熟练地应用这些定律来解决复杂的电路问题,无论是直流还是交流电路。理解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的工作原理和特性也非常重要。
深入学习半导体器件知识,如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等,这是模拟电子技术的核心。要了解它们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在电路中运用。例如,掌握如何利用三极管实现放大、开关等功能,这是设计电路的重要步骤。
再者,数字逻辑部分,主要涉及到逻辑门、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等内容。理解布尔代数的基本操作,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电路设计中,比如理解并行加法器、寄存器、计数器等常见数字电路的工作方式。
学习电子线路,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最好方式。凭做实验,你直观地看到电路的运行情况,这对理解和记忆理论知识非常有帮助。动手搭建电路,解决问题,也能提升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使用仿真软件如Multisim或LTSpice进行电路模拟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手段。它帮助你在没有实物设备的情况下,验证电路设计的正确性,避免了反复修改硬件的麻烦。
复习过程中,定期做题和历年试题的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巩固知识,还你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提高应试能力。